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改頭換面?保留原味?活化中區警署 兩難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24]
放大圖片

文、攝:呂瑋宗

 中區警署建築群具146年歷史,又位於港島區心臟地帶,眾財團一直虎視眈眈其活化工程。月前,馬會提議撥出18億元巨款參與工程。正當以為一錘定音之際,其嶄新意念的「活化」藍圖,卻遭古物諮詢委員會批評牴觸高度限制,而不少保育團體亦猛烈批評活化後的營運模式,擔心與經濟掛鉤後古蹟難以完整保存。有關公眾諮詢將持續至明年中。

 不過,「活化」究竟應把古蹟「原汁原味」地原址保留?抑是以創意帶動,甚至改頭換面?這是政府及不同組織都在「拉鋸」的問題。最近,在一個國際研討會中,不少海外專家來港分享保育成功的故事,或者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新加坡給原居民「新身份」

 在研究會中,多位國際專家分享其成功經驗。新加坡發展商SMC Alsop合夥人史提芬.平博理,是活化新加坡河「克拉碼頭計劃」(Clarke Quay)的負責人,他表示新加坡河於80年代前原本是碼頭區。最初的活化方案,是復修河邊一帶的建築成為旅遊景點,但由於未取得市民同意,終告失敗。他們遂與政府廣泛諮詢居民,讓他們各抒己見,最終達成共識。

 SMC Alsop建議,把區內的地舖餐廳遷往河邊,沿河興建一系列的露天茶座;舊舖則全部掘空,改建成富古典格調的購物中心。而最重要的是,在街道上興建「玻璃減溫天幕」及設置冷風機,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質素,因而得到他們的支持。

 史提芬強調:「活化計劃最重要是給予舊建築物『新生命』和『活力』,除了讓設計師發揮創意外,亦需要給予原居民一個『新身份』,好讓他們開展『新生活』。」

慕尼黑與漢堡的「雙城奇謀」

 瑞士著名建築師行赫佐格和德默隆(Herzog & de Meuron)負責中區警署建築群的項目設計,它亦曾策劃德國多個城市的活化項目,以及北京奧運會鳥巢國家體育館。

 合夥人德默隆(Pierre de Meuron)表示:「慕尼黑與漢堡相隔不遠,有同樣文化和語言,但生活方式卻截然不同,所以規劃重點在於讓他們『各自各精彩』,找出本身的特色和身份。」慕尼黑居民注重公共空間生活,所以重建計劃採用庭園式設計。改建藍圖中,甚少有新建的建築物,只是盡量掘空舊有的大樓。而市中心的「銀行塔」便全座保留,只把外牆翻新,務求在既有空間內創造出更多公共空間,以滿足市民需要。

 而漢堡曾經是歐洲最大港口,市民較易接受環境轉變及大膽創新。故改建計劃核心,就索性把整個港口搬走,作一個「驚天動地」的大轉變。新的「海港城計劃」是把舊有的港口改建成文化中心,集住宅、酒店、購物商場及文娛設施於一身,而舊有的大貨倉Kaispeicher A則將會被清理,再改建為多個演奏廳和音樂廳。

 另外,在原有的貨倉上加建時代性的建築物,新名稱是易北愛樂廳(Philharmonic Hall),預計於2010落成。德默隆認為計劃獲居民支持,主要有賴當地文化機關帶動,讓他們清楚掌握當地居民的文化需要。

馬會18億元的「鴻圖大計」

 本港馬會方面表示,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活化方案有3項原則,包括「縝密活化,煥發新機」、「以公眾利益為前提,財政上自負盈虧」,及「成為全球認同的古蹟活化典範」。他們認為,香港市民熱切追求創新及獨特、凡事與眾不同,普通博物館及千篇一律的商場,並不能滿足他們。市民渴求的是多元化、魅力四射的公眾空間,提供精緻價廉的店舖和食肆,以滿足多元的文化體驗。

 計劃建議保留原有17幢建築物,極具歷史價值的「A」類建築物,包括總部大樓、營房大樓、域多利監獄(西翼)和前中央裁判司署將完整保留,而「B」類建築物,如衛生樓、更樓或會進行內部改建,但門、窗、樓梯等具歷史價值的組件則會保留下來。

 在建築群上層庭院位置,將會加建以採光設計的「文化藝術大樓」,當中54%面積會闢作餐飲及商舖,其餘則留作文化藝術用途。設施方面有巨型禮堂、500座位劇院、500座位表演廳、370方米多用途室、100方米長畫廊、70座位及80座位戲院、大型餐館及零售店舖,以及160米高的夜景瞭望台。而大樓的外觀,則會仿效富香港建築特色的「竹棚」設計,並以玻璃作外牆,避免遮擋居民視線。另外,將興建橫貫通道連接蘭桂坊及蘇豪區,並修建行人路連接到中環半山自動扶梯。

社會反應「彈多讚少」

 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表示,政府只管以「抄襲方式」活化古蹟,以為能提供娛樂、購物等商業元素,便可以吸引遊客,她建議摒棄商業元素、不加建高樓,純粹完整地保留整個建築群的歷史風味。專欄作家喬菁華則歡迎有財團支持活化,但反對過分的商業考慮。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許日銓擔心,開拓文物旅遊吸遊客,實質難免間接把古蹟與商業投資掛鉤。

 「保護古蹟行動」批評計劃黑箱作業,擔心在建築群中興建一座「龐然巨物」會產生屏風效應。「環保觸覺」亦批評「竹棚」超出高度限制,會增加中環樓宇密度。作家陳天權則持開放態度,指西方國家亦曾成功結合古今建築藝術的建築群,羅浮宮就是好例子。

成功在乎彼此尊重

 「警署、法庭、監獄」本來就是「是非之地」,但它們百年退役後依然「是非多多」。最近,香港建築師學會就被揭發,涉嫌為籌備展覽而計劃拆除建築群內的傢俬。世界各地推展活化計劃同樣困難重重,因為牽涉不同團體的利益,策劃者亦往往無力撫平居民當中微小的文化差異。

 「新加坡河」計劃成功之道,就是發展商友善的態度,一直強調與居民攜手合作「開創新生活」。而慕尼黑和漢堡計劃的成功,就是獲得當地文化機關協助,充分掌握兩地居民微妙的文化差別,避免出現反對聲音。

 其實,香港人對「活化」這個概念依然存在分歧,究竟應是由「創意帶動」還是「原汁原味」,是無休止的辯論。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需龐大的資金和技術,要達致多贏局面方可成事。海外的成功經驗,並非單單擁有新奇意念或高超技術,而是策劃者與居民成功建立了彼此尊重。否則,到頭來大家不歡而散,最大的受害者,莫過於這「望穿秋水」的146歲老建築群。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