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只有不知的病,沒有不治的病」說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26]

——為中國傳統醫藥學說幾句話

田森教授 中國當代社會研究中心主席

 中國當代大名醫朱良春教授已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但仍堅持每天工作,步履輕捷,思維敏捷,簡直很難讓人相信他的高齡,他的健康長壽也正得力於他對中醫藥學的精通。然而,他最吸引我的,卻是他的那句名言:「只有不知的病,沒有不治的病」。這話說得何等深刻啊!正是這句普通的話,道出了中醫藥學精髓之所在。說實話,這樣的話,西醫是不敢講的。

重視整體治療是中醫的精髓

 誰都知道,在治病上中西醫有一個很大的差異。西醫每每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患者所得的具體病症上,而堅持整體文化觀的中醫不僅要關注患者所得的具體病症,更要關注患者這個整體的人。那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乃中醫治病之大忌也!正是由於中醫治療的整體觀,所以它歷來主張扶正可以祛邪,祛邪可以扶正;氣血行,萬病除。不論你受風、熱、寒、濕之苦,抑或受氣滯、血瘀之害,只要把你的正氣扶起來,氣血調理好,那麼就可以令你恢復健康。乍觀之,這些原則都很簡單。然而細查之,把它們通過診斷、處方貫徹到治療中去,卻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甚至是了不起的藝術。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大道至簡」,其實西方文化中也有同樣的說法,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不就說過「真理都是簡單的」嗎?正是這些看來似甚簡單的大道理,卻蘊藏著無數深刻的內涵。中醫治病,不論遇到何症,只要弄清楚它的症狀,探明其致病的根源,可對症施治。你看,2003年SARS在中國肆虐,應當說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不能善待自然必然帶來的後果,也可以說是自然界對我們小施懲教吧!面對自然界這突如其來的懲罰,世界醫學為之震驚,多少大醫家束手無策,然而唯獨中醫卻能從容應對,而且治病效果不錯,這是令西醫不得不對中醫刮目相視的。

 大家知道,人的器官很多。它們一方面各習其職,另一方面有相互聯繫,發生互動作用。如中國傳統中醫的經典《皇帝內經》上說:「知肝木之病,當先實脾」,此言妙哉!這一論點正是從各臟腑之間必有相互關係來指導如何擬定治療方針的。這裡的「肝木之病」係指高級神經活動引起的病症,故治療此種病症時,必須重視患者的消化系統,從這個思想中人們可以看到中醫治病是多麼反對把各臟腑之間的關係加以隔裂的做法。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那時我還年富力強,頻繁地在海內外講學。每論及中國傳統文化,我都要糾正教科書中關於中國有四大發明之說。我多次對聽眾講,我們中國不只有四大發明,而是五大發明,其它四大發明早已被外國超過,唯獨這第五大發明——中醫藥仍褒其美妙之青春,繼續領先世界,並對人類做出日益更重大的貢獻。我的這個提法先後被當時中央衛生部部長崔月犁和當今中醫界泰斗鄧鐵濤老引證過。請看,世界歷史上的多少古老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瑪雅文化等都早已被歷史淹沒,而中華文明卻依舊巍然屹立於世界之林,並發射出日益耀眼的光芒。請注意,這裡也有中國傳統醫藥學的功勞。人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幾千年來始終發揮作用的傳統中醫藥學,中華民族未必能繁衍至今。我們又怎能不感謝傳統中醫藥學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呢?我們又怎能不負責任地隨意否定我們自己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呢?

善待中醫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不消說,正如萬物均有兩重性一樣,中國傳統文化也有精華和糟粕之分,中國醫藥學同樣也有積極面和消極面。然而誰也沒有權利因而否定中醫藥學,這是斷然不能被接受的。

 這些年來,我在英國講學和調研,有幸目睹外國朋友對中國傳統醫學的日益重視和對它更進一步的熱切的期待。從世界範圍考察,今日人們正在逐漸認識中國傳統醫藥學的博大精深。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更多的人認識中醫、走向中醫、相信中醫。至於我們中國人,我們更應該善待自己的優秀文化遺產—傳統中醫藥學,把它視為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我們不僅不可忘記它對繁衍中華民族的貢獻,而且應努力把它發揚光大。誰都知道,21世紀是東方文明的世紀。我相信,做為東方文明精華之一的中國醫藥學必定會在世界上有更廣泛的發展空間。我希望我們有更多的西醫認真學習中醫、研究中醫,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中醫認真學習西醫。

 只有雙方都對對方有了較真切的了解,才能逐漸向融合的方向前進。如果像現在這樣,有些西醫學了些傳統中醫,也可以用中醫處方,然而他們的醫學思維仍然停留在西醫傳統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非整體觀的思維上,其結果是無法把中醫藥學發揚光大的。把兩個對立醫學思想體系融合起來,取長補短,發揚光大是一件極為複雜的文化工程。然而,只要思路正確,不走形式上的中西醫結合,那麼我們終究會探索出一條正確的創新道路來的。(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