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思 資深評論員
今年聖誕節日消費強勁,市道暢旺,平安夜的街上更是沸騰,有逾30萬市民蜂擁外出,連的士站都大排長龍,維港兩岸商場貨如輪轉、客似雲來,戲院座無虛席,卡拉OK房歌唱不停,市民興奮地互祝「聖誕快樂」,希望將「旺氣」延續到明年。節日的這番火熱景象,反映了本港經濟繁榮、人心舒暢。
物價飆升 通脹重臨
今年香港經濟呈現一片好景,樓股齊升,全年經濟增長可達6%,一般打工仔薪酬亦有輕微增加,而且就業市場興旺,失業率創下9年多來新低。但在市民消費意慾旺盛的同時,卻見通脹數字迭創新高,民生用品的加幅非常明顯,尤其是與基層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差不多每月都加價,食品價格升幅已較去年超過一成,牛肉、豬肉、罐裝肉類和蛋類較去年貴約三成,本港多間連鎖快餐店亦紛紛加價2%至6%。兩鐵合併後雖然減了票價,但九巴加價申請已提上日程,的士每程一元的燃油附加費已獲行會批准;而新一年「開門紅」,市民首先收到的「大禮」是兩電由一月份起加價,中電加幅4.5%,港燈則可能達到6.5%。衣食住行、電費油價,基本生活開支樣樣上漲。雖然經濟好景,不少年終調查顯示打工仔的薪酬趨升,各大機構亦陸續宣布明年將會加薪,然而一般「打工仔」加薪幅度能否追貼通脹,實在難以預料。所以,本港的通脹問題已值得關注。
未來通脹升勢不容樂觀
曾幾何時,香港經歷了長達20多個月的通縮,物價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但當時百業不興、失業率高企、薪酬倒退,經濟活動滯緩,人們期望通脹能夠重臨,因為這表示經濟重拾活力、需求激增。現在,通脹的日子已重臨本港,雖然還只是開始,但未來升幅形勢嚴峻。促使本港目前通脹加快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經濟暢旺—這從連續第4年錄得高於趨勢的經濟增長率及消費需求強勁可見;其次,在港元隨美元走弱而人民幣升值下,本港輸入貨品特別是內地貨品的價格將明顯飆升;加上未來薪酬漲幅增加、股市興旺的財富效應及租金明顯上揚;同時國際油價高企及農產品價格上漲帶動全球通脹。這些基本通脹趨升動力明年可能持續,都將催動和加劇本港以輸入型為主的通脹。儘管本港依賴進口,尤其是依賴通脹正在持續加劇的內地的食品,但進口帶動的通脹其實低於由內需帶動的通脹。根據金管局內部估計,過去20年本港消費物價通脹變動中,可由境外物價(以港元計)變動直接解釋的比重平均不及三分之一,反而內需壓力(以產值差距計)及物業價格解釋的比重則超過三分之二。今年政府推行寬減稅務特別措施,尤其是寬免差餉,紓緩了部分通脹壓力,但此措施只屬短暫措施,當其短暫統計效應消失時,預期本港整體通脹率將會再以較大幅度上升。
照顧低下階層 維護社會穩定
通脹上升帶動股樓價格及工資的上漲,實質負利率攀升則催生資產泡沫,增加經營成本又造成競爭力削弱,拉闊貧富懸殊不利社會和諧及不利經濟長期穩健發展,直接影響民生乃至社會穩定。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通脹的源頭是生活物價指數的上升最為突出,與往年因樓價上升拉高通脹的情況有所不同,直接受害者是廣大低收入市民。在低收入家庭,當食物開支佔經濟收入比例越大的時候,感受到通脹的壓力就越大。所以,特區政府必須從關乎民生的角度去思考,給予低收入家庭以實質支援,減低市民在生活上所遭受的衝擊。否則在通脹氛圍中,財富更集中,貧富懸殊更嚴重,這樣的發展絕對不利社會和諧穩定。
通脹重臨,對特區政府施政是重大考驗。裡裡外外的通脹壓力怎樣疏導,將會是特區政府未來面對的重大挑戰。中國經濟能強勁增長,可助香港抵禦外來的風雨,但特區政府對目前高通脹負利率環境所潛藏的風險應有充分的危機感,未雨綢繆,準備好一些應對措施,以使中下階層市民的生活不致因為通脹惡化而大受影響,避免重蹈泡沫破裂後經濟民生受重創的覆轍,帶領香港走進真正的「黃金十年」。(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