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八角街 轉經路變淘寶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04]
放大圖片

——川藏茶馬古道掠影之四

本報駐四川記者 孟勇、刁繼成

 與大昭寺歷史一樣久遠,相傳建於七世紀中葉的八角街(又名八廓街),是拉薩最古老的一條街道,過去只是單一地圍繞著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把它稱作「聖路」。如今的八廓街既是轉經道,又是一條充滿民族特色的購物長廊。其各具民族特色的工藝品種類、數量及大小商家雲集規模,堪稱中國第一。

 這是一整片舊的、有著濃郁藏族生活氣息和風情的城區。一棟棟石砌的藏式樓房組成的街道大都保留了原有風貌,地面鋪著手工打製的石板。圍繞八角街逛一圈,可隨意挑選稱心的紀念品。還可以從那一步一叩的虔誠中去感受宗教的神秘。

古今相融 中西合璧

 八角街臨街商舖、露天攤點,向中外旅遊者展示了藏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與宗教有關的商品有唐卡、銅佛、轉經筒、酥油燈、經幡旗、經文、念珠、貢香、松柏枝等。生活用品更是林林總總,如卡墊、氆氌、圍裙、皮囊、馬具、鼻煙壺、火鐮、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風乾肉等。還有外來的商品如印度的佛珠、尼泊爾項鏈、不丹唇膏、西班牙的指甲油、法國香水等。各種民族的旅行商品集中在周長僅1,000多米的八角街,可謂物美價廉。

 八角街的經商者主要為藏族,其中又大部分為康巴藏族,從新疆、甘肅來的回、漢族經商者也不少,還有來自內地其它省市的經商者。街頭,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外商開設的店舖也有所見。

商家進貨拚眼力

 江琳(化名)的工藝品店在八角街屬於中等規模,店舖讓人一看就知道老闆是女孩子:別致精巧,色調暖人。幾十平方米大的兩間店隔牆而開,店內品種竟有上千。來自四川的江琳在西藏一家報社做過幾年的記者,去年她與一位好友合夥出資100多萬元開了這家工藝品店。江琳說,八角街的藏地唐卡、尼泊爾木雕、印度雕花銅器檀香,還有尼泊爾、印度和國內西藏、青海、甘肅都出產的天珠、綠松石等等,這些商品的進貨地和品種基本一致。為求與別的店有所不同,很多商家老闆進貨都是自己遠上這些地方,一件一件親手挑選,她也是這樣,不敢坐等廠家送貨上門。

 趁空閒,她仔細地調整著櫥櫃裡的紅珊瑚、瑪瑙、綠松石和藏銀配飾。粗看起來,不少工藝品是家家都有的貨色,細看才發現做工、質地、搭配有很多不一樣。江琳說,這很大程度上是靠商家自己的眼力和判斷力了。後加工也很重要,她拿起一串菩提珠演示,珠子怎樣才能穿得好看和藝術,繩子怎樣才能久戴不斷。

生意只有半年做

 受氣候影響,每年的5月到10月,是進西藏的最好季節,也是西藏的旅遊旺季,八角街遊客雲集。江琳一笑說,這5個多月把人累得要死,其他的幾個月讓人閒得發呆,忙閒太過分明,拉薩的生意就這樣,生意只有半年能做。她說,很多商家老闆就趁生意閒下來的時候去進貨,或是回內地休息、出國旅遊。魯一力在商場租了一個櫃台賣珠子等首飾,今年進的那批貨他就「走了眼」,有七八種黃玉手鏈一個星期前就斷了貨,而另十幾種賣出去還不到三分之一,愁喜交加。心急之下,他讓妻子小周守攤,自己趕緊再去尼泊爾進貨。來自青海、已隨丈夫在這裡做了3年工藝品生意的小周說,不趕緊進貨,今年就算白忙了。她說,八角街的貨看著差不多,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貨的熱銷和滯銷,就在感覺上。

一張老唐卡 價值百萬

 八角街上的所有工藝品都能在「剛堅藏村藝術」買到,這家已在西藏經營多年的工藝品店今年5月才在八角街開分店,以接待旅遊團隊為主。其銷售部經理任建波說,青藏鐵路通車前,西藏的旅遊旺季只有6、7、8三個月,現在提前到5月延後到10月,到八角街的遊人多了。

 本錢少的小店很難避免商品同質化,但大店就要有自己的特色了。任建波說,他們店的特色是唐卡。他介紹,到西藏購物,歐美遊客喜歡有文化內涵的東西,比如唐卡、佛像和藏毯;東南亞包括我國的港澳地區遊客,對民族服飾、銀器和土特產很感興趣;國內的遊客則傾向於比較實際的商品。他說,據他們統計,遊客中,歐美遊客佔到60%。

 熱鬧街道中的「唐卡藝術村」有些清靜,「不准拍照」的警示條又給這裡平添出幾分神秘。外間滿牆掛的是普通手工繪製唐卡,裡面的兩間小屋裡牆上的手工繪製唐卡有明顯舊跡。服務員說,這些都是價值幾十萬、上百萬元的藏品。在更裡面的一間小屋,屏風後正有一對外國中年夫妻在用放大鏡細觀一幅老唐卡。售貨員很專業,從唐卡的起源、流派,到如何鑒賞逐一介紹。末了,她一指自己的秀眼開玩笑,「看唐卡好壞,最重要的是看它眼睛的畫工,像我這樣的」。

寶石滿目沙中淘金

 專賣「綠松石」的小張已在民族商場租櫃3年。按克稱重賣的綠松石,他是大把大把倒在玻璃櫃台上的。他說,不用緊張,顧客很多都是回頭客,丟不了。對怕麻煩的顧客,他拿出串好的成品,對喜歡標新立異的顧客,他幫助鑽孔串線。他說,市場上的綠松石,有些是用石粉做的,遊客分辨不出來。

 記者去的那天,這個橫看豎看都不像賣高檔品的不起眼小櫃台擠滿顧客。問價格,綠松石並不比別的店便宜。小張說,除了這些價格大眾的新綠松石,他還有更貴的綠松石,幾十年的,算準古董吧。

 「老街石窟」的小工微笑著把記者攔住,讓到店裡歇腳。見記者對一個銅碗有興趣,他立即拿起用一根木棒沿口熟練划動,嗡嗡聲頓起,旋即感受銅碗的震動。這過程中,20歲左右的他嘴沒停過,「怎麼樣,合資格的尼泊爾貨,不帶一點假,300元便宜給你。」

羊毛製品出口日本

 這家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簡潔有序。老闆敏德才說,他的店以天珠為主,西藏古天珠也有,其他的紅珊瑚、綠松石、蜜蠟、西藏工藝為次。他來自青海,在八角街開店已有4年。

 話一投機,敏德才拿出一個西藏古天珠,放大鏡中天珠的礦物質顆粒清晰、均勻。這顆古天珠要價才1.2萬元,「古的東西,才有靈氣。」他以西北人特有語言習慣說,如果是假的,記者可以砸他的店。出了店,陪同採訪的小楊說,古天珠是真貨,但價還有很大下降餘地。他說,這條街不乏好的東西,只要你有眼力。

 據八角街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年,八角街的傳統純羊毛製品比如圍巾、披肩、毛衣,大量出口到了日本的北海道。

 民族特色強、包容性大,無疑是八角街的一大特色。就如記者在這條街上看到的那樣,從價格便宜的小工藝品,到上百萬元的古董,八角街包羅萬象。在古老與傳統,過去與現在的交融中,不同的消費者都可以在這裡淘到自己的心儀之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