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80後作家迷戀片段、語詞的精緻性。圖為郭敬明主編,擁有大批80後作家的雜誌《島》。
2007年還有一個有趣現象,就是80後的郭敬明、張悅然、李傻傻、蔣峰等業已成名的作家爭先恐後加入作協,推薦人白燁的理由是「他們在80後的創作隊伍中比較活躍,作品也更靠近純文學。……除了商業這條路外,還可以在體制內發展。」顯然,後面這一句話,圈定了中國作家的出路:要麼商業,要麼體制,這是涇渭分明的兩條路。
代表商業的路金波認為:「這個事情非常不重要,那你為什麼一定不加入作協呢?加入和不加入都是很正常的兩種狀態,就看自己的性格了。是喜歡熱鬧,我不覺得他們加入作協是為了證明自己,沒人覺得加入作協就有什麼了不起。」
一定程度代表體制的謝有順(謝為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也贊同「作家協會只是一個鬆散的群眾組織,對於一個不供職於作家協會、也不拿作家協會工資的作家來說,作家協會不可能對他的寫作施加任何的影響。」
事實上,時下中國作家越來越成了一個平庸者的群體,在許多關鍵時刻,作家的聲音往往都是缺席的。用韓少功的話來說就是:「民眾關心的,他們不關心。民眾高興的,他們不高興。民眾都看明白了的,他們還看不明白,總是彆扭著。……以至現在,最平庸的人沒法在公司裡幹,但可以在作家協會裡混。最愚蠢的話不是出自文盲的口,但可能出自作家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