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正在觀鳥的岳陽市長黃蘭香表示,發展生態旅遊是保護和利用的最佳方式,正研究設立洞庭湖濕地公園的可行性。
洞庭湖曾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全盛期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以上。但近百年來,在自然氣候和人為活動的雙重作用下,湖泊發生了巨大變化,面積不斷萎縮。上世紀50年代圍墾時期,洞庭湖上的狩獵、水產和農業活動嚴重威脅到鳥類生存。
封閉管理 候鳥增三成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開始意識到洞庭湖濕地的重要性,卻因為習慣勢力的影響,仍然注重湖區的資源價值,忽視生態價值。造紙企業嚴重污染水源,遍植經濟作物楊樹侵佔湖區,漁民使用「迷魂陣」、電打魚、涸澤而漁等非法捕魚方法傷害魚類資源,都使得鳥類獵食、生存空間進一步惡化。
幸好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時遏制了環境進一步惡化。1984年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實施了一系列重點生態工程,特別是對核心區域實施封閉管理以後,各種水生植物存活量明顯增多,鳥類食物充足,棲息量大大增加。候鳥數量由過去的9萬多隻增加到12萬多隻,種類也增加了12種。1998年洪澇災害後,洞庭湖區域大力實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工程,使得洞庭湖面積擴大了779平方公里。實施「禁漁期」、關停污染造紙企業、限制楊樹種植等一系列有力措施,讓洞庭湖濕地逐漸恢復原貌,並再次成為候鳥的過冬天堂。
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副局長蔣勇表示,洞庭湖能夠恢復如此多的面積是個驚人成就,接下來的重點在於恢復濕地的功能而不是單純的面積。洞庭湖濕地在湖泊調蓄、緩解洪災、調節氣候、改善環境、淨化水質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生態服務功能。只有將這些功能也恢復到正常水平,洞庭湖濕地才算得到全面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