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荃灣老圍一間士多外的壁畫「放學圖」。
除了以微型模型進行保育外,亦有社區組織另創新猷,以壁畫創作保育古蹟文化。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去年舉辦「老圍活過.活著壁畫創作」活動,讓村內小孩及外來藝術家攜手合作,以壁畫創作保存荃灣老圍歷史風貌。由村口牌坊至山上小巴總站一段長達500米的馬路,沿路兩旁由村民及政府「借出」的外牆、花槽和石柱,讓藝術家和村民發揮社區創作精神,一筆一劃繪出老圍村的集體回憶,誓要讓老圍「活起來」。
荃灣老圍於1669年清朝年間建立,村內有過百間寺廟、佛堂及祠堂。它是西方寺與圓玄學院必經之路,每逢中國節日香客絡繹不絕。但隨著城市發展,新一代逐漸遷出市區後,僅剩下約2,000名居民。而村內古舊建築面貌,亦逐漸被新建的西班牙式別墅取代,圍村色彩日漸淡化。
掌故口述 畫家代筆
活動負責人陳小姐表示,村內長輩首先會向畫家講述圍村的歷史面貌,例如當年村口一間小學放學後,學生蜂擁到附近士多購買零食的情境;又例如當年村內僧侶人數眾多,他們經常結伴出入的場面。畫家「消化」這些「畫面」後,便發揮想像力,分別在士多外牆及垃圾站外牆繪畫出「放學圖」及「僧侶圖」。
另外,村內亦有一班6至8歲的「小畫家」參與壁畫活動。他們上過暑期壁畫班後,老師先著各人往村內四周觀察,再讓他們各自繪出對圍村的印象。沿路外牆及石柱上的「土地公公」、彩虹、藍天白雲及飛鳥小花,全都是這班小孩子的純真作品。而負責單位亦會提供「特定主題」,讓「小畫家」和畫家合作。最近,他們還在沿路一條長花槽上合作繪製一幅象徵「團結」的「舞龍圖」。
重構兩代的圍村印象
這次活動一面讓老村民表達對圍村的舊印象,又讓新一代建立圍村的認同感。古蹟要有「人的參與」,才重新擁有生命力。壁畫活動不單賦予圍村新生命,更消除兩代村民的分歧,增進彼此的感情。
活動期間,村民無私地借出花槽和外牆,重燃起圍村人的互助精神。區議會及多個政府部門的合作,亦成功打開官民的溝通大門。文化意義上,壁畫活動亦開拓了村內的公眾創作空間,彷彿把老圍打造成三藩市著名的Mission壁畫區。古蹟保育的最大價值,並非單單保留建築物本身,而是藉此保育居民與地區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