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聯會主席 黃均瑜
近日有人在網上散布一批不知是真是假的藝人淫褻照片,引起了全城哄動,也引起了警方的高調介入。此事仍在發展之中,並引發了一連串的傳聞。姑勿論最後結果如何,此事所反映的網絡行為已足夠令大家特別是教育工作者深思。
社會道德雙重標準
深思之一,是如何向學生解釋社會道德的雙重標準。一方面大家齊聲譴責這些不良行為,但另一方面,大家又在網上爭相觀看,是社會在講一套做一套,還是講的是一批人,做的又是另一批人?
深思之二,是網上資訊發達,特別是在資訊自由流通的香港,為市民帶來很大的方便。但網上的資訊很多時都真假難辨,例如早前內地華南虎照片的真偽就鬧得沸沸揚揚。學生如何分辨,如何求真?
深思之三,是網上的不良資訊唾手可得,學生可隨時接觸,防不勝防。雜誌可以加封,電影也可以分級,但這些防線在網上卻不管用。
網絡發展 為學校社會帶來衝擊
網絡的興起和發展的確為人類帶來了生活上的方便,但也為學校和社會的德育教育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原來行之有效的做法,是以「他律」為阻嚇的管制方式,但在網絡上卻全然無效。雖然警方在這方面依然扮演一定的角色,例如檢控侵權、賭博、發布不良訊息等行為,起了一定的阻嚇作用,但事實上,大家都知道能夠檢控的與仍在進行的,實在是不成比例。
在「他律」不能生效的情況下,應對的方法,唯有是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律精神」,因為只有「自律」才可以抵制網絡上已經泛濫的不良資訊。問題是培養自律較施行他律難度更高,也更需家庭教育的配合。面對網絡文化的衝擊,德育教育方式的轉變已刻不容緩,學校和家長是否已有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