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嚴瑞源現出任北京首都博物館的館長顧問。
京城工作 擔任過香港區域市政總署博物館總館長、籌劃過香港文化博物館,在香港的博物館「打滾」了大半生的嚴瑞源本可選擇一個安逸的退休生活,但他卻毅然遠走北京,把自己生命中的第二春選在了北京的首都博物館,成了可能是首位、也可能是年齡最大的在京工作的香港專才。
如今擔任首都博物館高級顧問的嚴瑞源,正忙著大口大口地咀嚼北京那深厚的文化盛宴,他不禁笑言:「現在是趕我走,我也走不了。」
文人在京特受尊重
初來北京時,嚴瑞源沒作甚麼準備,只拿了一個行李箱,就隻身一人勇闖京城。從一個不講人情,只講效率的石屎森林來到一個文化之都,他坦言,北京對自己的衝擊很大:「與同事的感覺就是一家人」。
不過,「新的地方,新的文化」,嚴瑞源到北京工作後,驚覺京港兩地的文化有極大差異。他以買房子為例,指北京建的住宅小區內會建有一個藝術館,當局首先考慮的是居民的文化生活問題。但在一寸土地一寸金的香港,住宅區內卻從來都對這些文化「敬而遠之」。嚴瑞源這樣形容:「在北京,能開最好汽車的人沒甚麼了不起的,但有文化修養的人卻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港重效率 京崇文化
在京城「浸」了一段時間,嚴瑞源也總結出一個道理:「同一個結果,不一樣的過程。」香港人向來都是精打細算、講求效率;而北京人講究更多的則是關係、文化元素。當香港人來京工作時,在帶來效率要求和經驗的同時,也應積極地了解北京的文化傳統,才能真正地融入現代生活下的文化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