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當年負責籌辦文化博物館的嚴瑞源說,香港文化博物館打破傳統概念,藏品有傳統的,也有新的。
西九藝術區 從傳統博物館的概念上看,藏品的好壞重點在於一個「舊」字上面。但身兼西九文藝設施諮詢委員會博物館小組成員的嚴瑞源卻主張反傳統,坦言西九藝術區的M+博物館追求的就是一個「新」字:「傳統博物館都在比老,但我要的博物館是能往前走的。」
從西方的博物館談到中國的博物館,再回看香港的博物館,嚴瑞源搖頭一嘆,唏噓說現在的博物館都已有「百變不離其中」,怎麼辦展覽、收甚麼樣的藏品都已是有規有矩。就如現在大部分的市民,對西九藝術區的M+博物館的大小、造價,以及它的藏品價值都可謂十分關心,但真正能去了解「它是幹甚麼」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沒有框框 新舊兼融
談到M+博物館的設計概念,嚴瑞源自言,不敢貪天之功,這都是博物館小組的集體創意:「M+的工作就是要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的分類辦法,就是一座『沒有框框』的博物館,把4個傳統分類的博物館,用一個新博物館就給包起來了,有傳統的,也有創新的,有老舊的、也有新式的。」至於怎麼才能辦好這件事,他以笑相對,只說:「這得留給未來西九管理人去思考。」
長江後浪推前浪,從今天的角度看西九藝術發展區,其概念是很新的,但10年、20年後呢﹖對此,嚴瑞源坦言,整個西九博物館的設計概念都是跨時代的:「無論將來,由誰來管這個事,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需要有很深的文化背景,也要有很新的創意思維。」歸根究底,西九藝術區到現在還只能算是一個初步的概念,它需要一代一代人幹下去,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