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莉演出照
「我天生就是個『奧林匹婭』,我的外形、我的聲音類型、我天生的花腔……」自信的王莉,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她認為,50%的先天條件,50%的後天努力都很重要。
王莉的第一個歌劇角色是2003年大學生藝術節上中國音樂學院編排的金湘歌劇《原野》中的金子,而她的第一個西洋歌劇角色更是「碰」來的。「我的第一部西洋歌劇是中央歌劇院與法國聯合製作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我在其中扮演女主角——木偶人奧林匹婭。」2004年的夏天,法國專家在中央歌劇院考試挑演員已經到了決賽階段,王莉當時在中國音樂學院念大學,陪同學去考試。在沒有準備曲目的情況下,她唱了一首格什溫的《夏日時光》和雷哈爾的《微笑的王國》,結果一周後法國專家竟然只選上了她一個人。
2005年,《霍夫曼的故事》在中央歌劇院首演。回憶那一次在保利劇場首演《霍夫曼的故事》,王莉說:「那天保利劇場的走道裡都坐滿了觀眾。我是一個超常發揮型的人,一般來講,排練80%的水平,正式演出時我可以100%甚至120%的水準發揮,但是那一天作為新人,我實在是很緊張,只有80%的發揮。儘管觀眾反響強烈,但我知道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唱中國歌 走自己的路
「我覺得老天爺是公平的,他給了你天生的條件,但你一定要學會選擇,更要學會拒絕。」王莉對自己已經有了相當清醒的認識,「我的聲音條件屬於輕抒情略加一些花腔。」
「我們的中文就是這樣方方正正抑揚頓挫的,你必須學好如何用語言、聲音和情感去表達。以往人們總是認為美聲唱法就是飆高音,但是咬字不清,聽不清楚唱詞,這其實不是觀眾的問題,而是中國的美聲唱法沒有能夠很好地研究自己母語的吐字方法所造成的誤會。「在通俗歌手中,我的偶像是王菲。這也說明我們是典型80後生人。」她說,對於我這一代的年輕歌手來講,我們的成長歷程更為豐富,我們接受的東西更為廣泛。
在《江姐》之前,王莉還參加了三寶的音樂劇《蝶》的初期製作,「那也是我的夢想之一。我一直都夢想著能夠有一部屬於自己的中國音樂劇,我喜歡祝英台的每一首唱段,我已經是A組的祝英台了,正好趕上團裡要我回來演《江姐》,只好放棄《蝶》。作為一名新人,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是一種使命感,演繹好《江姐》是我的職責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