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強制醫療保險是大勢所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26]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醫療融資是香港長議難決的問題,今次的諮詢文件可讓社會進行理性的討論,尋求共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輪公眾諮詢後,政府應吸取市民意見,並參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醫療保險制度的經驗,繼續找出大多數市民接受的方案。

 目前,香港有近九成三的人,其中包括大部分中產人士,依賴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二十年後,本港每三個在職市民要負擔一名長者的生活費用,如果屆時仍然沿用今日由政府包辦的公共醫療福利制度,勢必難以為繼。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主要的批評是認為強制醫療保險將會令已購買保險的中產人士額外為醫療費用作出供款,因為有些中產人士任職的公司已經為員工買醫療保險,但醫療融資實行後,中產人士又要付出更多金錢。

 但事實上,中產人士即使已購買了私營醫療保險計劃,他們未必真的能得到所需醫療服務。研究結果表明,35%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障不包住院服務,即使提供住院保障,保額亦往往不足支付私營住院服務。不少僱員得到的醫療保險,只夠支付門診費用,當中產人士需要較昂貴的住院服務時,僱主所購買的保險不足支付。大多數保險公司設投保人年齡上限,拒絕老年人士投保。中產人士在退休後僱主不再提供醫療福利時,才去購買醫療保險,一般買不到保險。中產人士可能在最需要醫療保障或身患重病時,才發現私營醫療保險市場並沒能為他們提供完善的保障和賠償。

私營醫療保險保障未必全面

 現時本港醫療保險的市場還未充分發展,提供醫療保險產品的公司只有十多家,滲透率不高,僅佔勞動人口的五成,保費約三百億。因為在非強制性醫療保險制度下,很多身體健康的人會認為自己沒有購買保險的必要,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多數購買醫療保險的人健康狀況相對較差,以至於保險公司的賠付率上升,因此保險公司不得不以提高保費的形式來緩解公司的財政壓力。同時,這種狀況還極易引發道德風險。若真的落實強制醫療保險方案,將可令保險公司有更清晰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合理的保費。由於流入市場的資金增多,預期將會有更多公司加入提供醫療保險產品。

 在強制性醫療保險制度下,賠付率就會限定在一個可接受、可預測的範圍內,保費的費率水平也會趨於穩定。加之有政府的干預,會減少保險公司從中牟取暴利的現象,從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抑制保費的上漲。而且,在強制性醫療保險制度下,市民就醫的積極性會提高,有利於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既能降低醫療成本,同時還有利於提高全民的整體健康狀況。將來落實強制醫療保險,有興趣參與的公司自然會增加,當出現更多競爭時,產品自然會更多元化,亦會降低保費。強制醫療保險的運作若與現時的強積金相近,則有機會在未來減低行政費,因為基金愈滾愈大,就會有條件減費。

 目前公共醫療服務的某些環節水準下降,例如專科門診和「非緊急」外科手術的輪候時間,動輒以月計甚至以年計。又如有的成效顯著的新藥物、新療法,因為價錢昂貴,公營醫療機構買不起,沒有能力自付的病人便無緣使用。政府應該明確表示,醫療改革的目的,是為更好地滿足公眾對公共醫療服務的需要。在新制度下要比現在多付的市民,輔助融資的供款人,當局更要讓他們看到,他們在改革後得到的醫療服務比現在優勝。

其他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鏡

 醫療保險不僅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對維護市民的身心健康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早在1883年,德國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保障法規《疾病社會保險法》。以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繼建立了醫療保險制度。以英國為代表的國家型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全體國民,每個國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型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全體職工,職工家屬不用繳費但是可以享受醫療保險。以英國為代表的國家型醫療保險的資金來源於政府的財政投入,籌資渠道及方式主要靠國家的一般性稅收。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型醫療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僱主和僱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同時國家給予一定的扶持和資助。

 儲蓄性醫療保險同社會型醫療保險一樣,也是具有強制性的一種醫療保險。但它強調自我保障,互濟性差,按照法律規定,強制性地以家庭為單位儲蓄醫療基金,採用完全積累制度,通過縱向逐步積累,來解決患者所需要的醫療保險基金。實施這種醫療保險制度的典型代表國家是新加坡。

 新加坡的儲蓄性醫療保險由個人帳戶、大病統籌和窮人醫療救助組成。醫療保險內容主要有個人保險儲蓄計劃、保健基金和健保雙全計劃,分別支付基本醫療費用、貧窮人的醫療費用和大病醫療的費用。政府主要確定社會基本醫療服務水平,並重視對醫生和醫院的管理,以滿足市民合理的醫療需求及醫療服務的選擇。衛生部負責對新加坡醫療保險制度進行管理,下設東部和西部兩個國家醫療保健集團,以使公立醫院競爭,提高服務效率。此外,衛生部還對東部和西部兩大集團實行總量控制,以限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

 諮詢文件列出六大改革方案,包括強制醫療供款、增加公共醫療收費、強制醫療儲蓄、自願醫療保險、強制醫療保險,以及強制保險及儲蓄。在六大方案中,政府認為強制性的醫療保險及儲蓄合併方案是較好方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輪公眾諮詢後,政府應吸取市民意見,並參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醫療保險制度的經驗,繼續找出大多數市民接受的方案。(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