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仲偕 立法會議員
失業率再次下降至3.3%,大學生的失業率甚至只有1.9%,這個失業率,可說與自然失業率相差無幾,而聯校就業資料庫數據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薪金中位數突破「萬元」大關,尤其銀行、金融、會計及核數等行業的薪金升幅最明顯,部分行業更出現人才荒。
不要以為這是短暫現象,政府03年曾經推算香港未來的人力需求,發現金融服務業、專業服務如會計、法律、工程等行業逐步轉向聘請擁有較佳教育程度的員工,該報告指07年香港缺乏八萬名達學士學位程度的僱員。
勞動人口的學歷仍偏低
可是,現時香港勞動人口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擁有學位或以上程度的學歷,而政府自1994至95學年開始,將資助學位課程一年級的學額訂定為每年14500個,只佔適齡人口百分之十八。其實,社會轉變急速,香港的經濟要漸漸轉向知識型經濟發展,對學士或以上學歷的人力需求越來越高,但供應竟然還停留在15年前的水平。
本來,政府引入副學士課程,有助提升香港的人才質素:過去孩子要在香港升讀大學,唯一的途徑就是升讀預科,參加高級程度會考,取得好成績進入大學。但大家都知,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適應「填鴨式」的高級程度會考,很多有潛質但不善應付公開考試的學生都被埋沒了。副學士課程容許中五至中七的同學報讀,而且教授方法、可選擇的科目也較多,學生可選修如會計、管理、資訊科技、設計、傳理甚至社會學,課程有別於一般集中學術性科目的預科課程。一些很早已找到自己專長的學生,例如喜歡寫電腦程式的學生、有藝術天分的學生,能及早專注發展其擅長的科目,也有不少能做出成就。因此,只要副學士課程的質素具有一定水準,成績優異的副學士畢業生,應有同樣機會升讀學士課程。
增加學位有助完善副學士銜接
可惜,政府指副學位本身是一個獨立而有價值的結業資歷,因而只為三萬多名副學士學生,提供約千多個大學二、三年級的銜接學位讓他們升學,政府更強調不應該視升讀大學為副學士畢業生唯一的出路。這個說法其實說不通。其實,副學士課程與以往流行的高級文憑課程相似,畢業生固然可以選擇工作,但副學士課程也應該提供另一種升學途徑,使畢業生能在升學或就業二選其一,而不是令學生感到升學困難而選擇就業;再者,副學士畢業生,其實最有潛力完成大學課程:他們的大學課程已讀了一半,若學位足夠,筆者相信大部分副學士學生均希望完成學位課程,只要香港學位足夠,筆者相信有助紓緩人力荒。
其實,政府在89年定下大學學位14500個的時候,香港的服務業才剛上軌道,但是,現時香港的金融業及一些商業的專業支援服務,佔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而這些服務業,如銀行、會計、法律及資訊科技,全都需要高學歷水平的員工支援,政府若依然死守每年14500個資助學位課程學額不肯增加,不單限制培訓人才的機會和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更會扼殺許多有潛質的副學士畢業生的升學希望,令璞玉得不到琢磨,綻放不了光芒。(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