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再思「奧運政治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28]

 ■胡志偉 牧師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首次於中國舉行,不同項目將於北京、青島、上海等城市舉行,香港也是奧運城市之一,協辦馬術比賽。對全球華人及國人而言,這是值得期許與興奮的盛事!

 近日,傳媒廣泛報道奧運聖火採集儀式及有關傳送的路線,奧運聖火由起源地希臘雅典開始,經21個國家的城市,5月2日來港,於8月6日抵京。今屆奧運會,正如任何全球盛會一樣,必有不同異見者嘗試把握機會,把其它政治議題放進奧運會,從而達到其政治目的。

奧運政治化 不符奧運精神

 奧運起源來自古希臘人對神明頂禮膜拜,在祭壇前向神靈奉獻最精湛的技藝,顯示軀體和心靈的健美,後來逐漸形成比賽活動。奧運會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曾經歷不少來自政治的攪擾與禁制。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禁制奧運會的舉行,因他認為這是一項異教徒的活動,而當時羅馬帝國已把基督宗教列為國教。至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精神重現,歐洲人重新肯定與讚揚奧林匹克精神,建議恢復奧運會。一直至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這位稱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的法國教育家,於1892年首次公開提出恢復奧運會,並把範圍擴至全世界。經過多番協調之後,第1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終於1896年在雅典正式舉行,並決定此後每4年舉行一次,會期不超過16天。

 歷屆奧運會也面對政治、戰爭與恐怖主義的干預,第6屆(1916年)、第12屆(1940年)、第13屆(1944年),由於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無法舉行,而屆數仍然按照順序排列。第11屆(1936年)於柏林舉行,當時希特勒執政,已把奧運會政治化,嘗試透過盛會表揚納粹精神與亞利安人優越論。當時,場上到處可見納粹旗幟,而奧運五環旗在其中並不明顯。德國運動員拋棄了傳統奧林匹克敬禮,通過主席台時,竟把手向前伸直,施行納粹式敬禮,並高呼:「希特勒萬歲!」

 第19屆奧運會(1968年)於墨西哥城舉行,兩名非裔美國運動員於領取獎牌時,舉起了黑色手套,表達黑人爭取民權力量。至第20屆奧運會(1972年),爆發恐怖襲擊,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殺害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引起各國對運動員人身安全的關注,史稱「慕尼黑慘案」。當第22屆奧運會(1980年)於莫斯科舉行,美國等國發起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為要抗議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最終只有80個國家參加,這是自1956年以來最少國家參與的奧運會。現今回頭來看,2012年於倫敦舉行第30屆奧運會,英國曾跟隨美國出兵入侵伊拉克,那些高舉人權的國家或俄羅斯,是否也當按著第22屆奧運會的同一原則,要杯葛倫敦奧運會?這些事件正好說明,把奧運政治化只會破壞原來的奧運精神。

珍視奧運精神 讓運動的歸運動

 四年一次全球的運動會,實在是集合各國優秀的選手精英,有良好的競賽機會,撇開國際之間的政見不同,一起和平進行比賽。奧林匹克競技的真正精神乃是:促進和平、團結合作、堅忍求進與秩序優美。倘若奧運會是透過集合不同種族、國籍、政治與經濟體制的運動員於同一個世界之內,由了解而增進友誼,消除誤解與敵意,朝向促進世界和平夢想的實現,我們就要確保「運動始終是運動」,不要把非運動的元素放進去。奧運會強調「重要的是參與,不是勝利」,而北京奧運會要向全球展示的不單是中國的崛起,更是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真正精神。

 筆者期盼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能成功與順利地舉行,不會出現恐怖活動或政治干預,使全球人士對國家有重新的認知與理解。(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