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鄭家純坦言,此路沒有「前車可鑑」,確是摸石頭過河,但中國走出了一條令世界驚嘆的路。本報記者葉傲東 攝
——近30年摸著石頭過河 喜已遙見彼岸
本報記者 邱萍菲、葉傲冬
1978年,中國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為改革開放一錘定音,這位被譽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時代巨人,將中國推進到一個新的時代,也為香港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彈指間30年過去了,歷史記下一筆濃彩重墨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路程;投入改革開放這場洪流裡的成千上萬港商,也必然是這段歷史中不可或缺的記載。新任全國政協常委、新世界集團董事總經理鄭家純從自己在內地的那條投資路,微觀透析改革開放30年的澎湃激昂。既然是「摸石頭過河」,過程中難免要交「學費」,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不斷修正、不斷學習,他形容「路途艱辛」,笑說「改革開放就是一條這樣不斷探索的路」。
投身浪潮 在改革開放初期,已不畏風險、投資內地的新任全國政協常委、新世界集團董事總經理鄭家純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直言,每種改革都必須經過探索的階段,在實踐的過程中,難免跌跌碰碰,難免走走彎路,難免慨嘆錯失,但正是這樣摸著石頭過河,中國走出了一條世界傳統經濟學說至今無法確切理解、透析的發展道路。
大政方針變 神州起翻騰
當世界各國把眼光投注在中國,為中國取得的飛躍式成就而驚嘆不已;當改革開放成為一個令全球聚焦、舉世矚目的名詞,30年又豈是揮袖間過去的時間?鄭家純坦言,1978年的不平凡處,在於中國宣告開拓一條「改革開放」的道路,30年來,成績可觀,但當年甚麼叫做改革開放?怎樣具有中國特色?人們或都不甚了解:「這個大政方針改變了整個中國,而當時的中國,和現在的中國一樣,都面對外部、內部複雜的形勢。」
他嘆言,中國確實是一本難讀的書,外面的人很難了解這個國家在發生怎樣的變化、為甚麼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就連掌政的人也難以全盤掌握到每一件事情發生的外因內情。他進一步指出艱澀之處:「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文化、方言,不同的種族、習慣,交匯在神州大地上,早就預示了國家內部環境的錯綜複雜。中國不僅是一本外國人難以讀懂的書,也許連中國人要真正讀懂這本不斷加入新內容的書,都很困難。」
宏調忍陣痛 利平衡發展
他復解釋,擁有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積累,中國作為泱泱大國,人口的龐大,資源分布的不平均,地理疆域的經濟發展不平衡,50多個民族的文化語言不相同,都令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阻礙重重、難關處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出錯誤一點也不奇怪,只是一定要立刻修正錯誤,並從錯誤中領悟出真理;如國家推行的宏觀調控便對將來的平衡發展非常有利,雖然會帶來某種程度的陣痛,但卻是必然要採取的措施。」
鄭家純點出,國家要勇於不斷作出嘗試,而改革開放正如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言,停頓和倒退都沒有出路,必須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是國家發展必然之路,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長遠而言,我很相信改革開放的進程縱然艱巨,但一定會繼續成功。」
播種逾廿年 逐漸享收成
他很早便開始研讀中國這本內容豐富而艱深的大書,亦投身於改革開放的浪潮之中逾20年,父親鄭裕彤更早於1980年代初便與胡應湘等香港商人,在廣州投資興建中國大酒店。「摸著石頭」,一去20多年後,世人才逐漸看到新世界在內地的播種開始收成,如今是否算是過了河?他笑說:「改革開放還會繼續深化,我們也不斷地加大在內地的投資。」說到底,他一直懷有一個夢想,便是用先進理念改善內地人民的居住水平,至今仍在摸索當中,但已看到彼河對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