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靜晶
以為國際學校的學生讀書,比主流學校要輕鬆自由,起碼是不用考試……此話錯矣!
洋學堂的學生,可說是先甜後苦。小學階段不錯是較為輕鬆,但升上中學之後,那接踵而來的公開考試,可不是鬧著玩的。尤其,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放棄了英式的A Level(進階級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引入歐式的「哀悲考試」,為考上大學而筋疲力竭的學生,也是越來越多,包括了吾家女兒在內。
哀悲,IB是也。全名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細分為三等級,分別是「小學級」(Primary Years Programme,適用於三至十二歲)、「中學級」(Middle Years Programme,十一至十六歲);而本地國際學校所面對的,是最高一級,即十六歲以後修讀,為進入外國大學而作準備的「文憑級」(Diploma Programme)。
IB的中文譯名並不統一,有稱為「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也有譯作「國際預科文憑」,我家小孩譯之作「哀悲考試」。
負責管理這課程的是「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為一非牟利之教育基金,在一九六八年於瑞士成立。據統計,全球現時約有二千所學校,選擇歐式「哀悲」而棄用英制之A Level。
某朋友乃中法混血兒,今已年近五十,提起她少女時代在歐洲的「哀悲」經歷,仍是一臉的誠惶誠恐。
IB之難,在於其廣博。它先有三項核心課程,分別是「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創意、行動和服務」(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以及一篇「延伸論文」(extended essay)。其內容,可說是非常瑣碎,包含了藝術表演、運動及身體力行的社會服務等等,而知識理論又像是哲學和常識的混雜,延伸論文則要求學生在一個自選的題材上,寫篇四千字的論文,光看這些,已經有點令人觸不著邊際。
然而,餘下的還有六個主科,第一語文、第二語文、個人與社會、實驗科學、數學與電腦科學,還有藝術。其中三個主科屬於高級程度(共240個學習小時),餘下的則為標準程度(150個學習小時),可以由學生自己安排。每個主科下,還分成不同科目,以個人與社會為例,就已包含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商業、地理、歷史等等!
由此可見,IB是如何的包羅萬有!
其哀其悲,便就在於此……固然,全方位之培訓,使學養更全面,但考起試來,便叫苦連天!
「求學不是求分數」,無論在古今中外,都只是個「很天真很傻」的願望,避開了本地的那套教學制度,遇上了IB,一樣以分數比個高低。
六個主科,由低至高,分別為1至7分,再加上知識理論及延伸論文兩個核心課程,共3分,合起來滿分是45。成績如何,關乎能獲得大學取錄與否;較好的大學,一般會要求學生有35分以上的成績,好不嚇人!
雖說是學科廣博,但要樣樣精通殊非易事,好像一支軍隊,同時在東南西北四面八方,開展十多條戰線,那怕是絕世將軍,亦難於招架!更何況,課程與世界接軌,當中所考的,都是外國的時事知識、人物新聞,比起地道的「通識教育」,對於居住香港的學生更添難度。
所以,IB比起A Level,更難取得高分,入大學之途也是充滿荊棘。
將中式的填鴨,換成西式的填鵝,味道原來是更「難啃」!讀書經,都是難唸的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