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粵水庫可能大規模爆發藍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17]
放大圖片

 ■今年3月6日,廣州市流花湖曾出現藍藻。資料圖片

 【本報訊】據《信息時報》16日消息: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在廣東科技論壇上稱,廣東20多個大型水庫可能出現藍藻大規模爆發,嚴重性超過太湖。不過有廣東水生生物專家表示,「廣東主要大型水庫不可能藍藻爆發」。

中科院士:嚴重性超太湖

 15日,土壤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來到廣州在廣東科技論壇上做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專題報告,在提出廣東面臨的環境危機時,他一言驚四座:「廣東20多個大型水庫可能出現藍藻大規模爆發,嚴重性超過太湖!」

 當媒體記者追問詳情時,趙其國院士卻不願多談,表示相關團隊正在研究。

 曾負責廣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水庫藍藻調查的暨南大學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韓博平教授則表示:「我們調查了廣東境內佔水庫資源80%的50多座主要水庫,雖然存在富營養化的情況,但不會有藍藻爆發的問題。中央的專家組也專門就這一問題調研過,也查明廣東主要大型水庫不可能藍藻爆發。」

2至4月為高危期

 韓博平指出,廣東氣候條件雖然很適合微囊藻等藍藻生長,部分供水水庫近年來亦曾發生過大規模的藍藻,不過總的來說,「只有管理不到位的小水庫可能爆發藍藻」。而爆發藍藻的危險期是每年的2月到4月。

 韓博平稱,目前研究的20個典型水庫主要以大中型水庫為主。全省5個大型供水水源地水庫中,東江東深供水水源地(包括東深供水渠以及深圳水庫)和鶴地水庫的富營養化程較高,藍藻風險處於一級警報水平,高州水庫曾於1996年曾爆發藍藻,但目前水質得到較大的改善。新豐江水庫和流溪河水庫的富營養化程度較低。目前多數供水水庫需要進行一級警報的水質管理措施,大約有30%的水庫需要進入二級警報管理。

 目前,廣東省水庫供水的70%是由中小型水庫完成,而小型水體的富營養程度在總體要比大中型水庫高一個等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