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以寬容辦好奧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5-02]

胡志偉牧師

 北宋時期,因舊勢力反對而變法失敗的王安石,坦然以詩表明心志:「風吹屋簷瓦,瓦墜破我頭,我不恨此瓦,此瓦不自由。」王安石了解打他頭的不是瓦的過錯,是風的緣故,所以他毋須怨恨朝中反對改革的傳統勢力。

 面對西方傳媒失實的報道,國人民族情緒高漲,8月奧運即將來臨,我們須有王安石般寬宏大量的胸襟,才能釋除外人對崛起中國的疑慮。國人要區分政府與民間兩者就西藏與奧運等事件的不同立場。美國、法國與英國等政府一向對崛起中國存有不安情緒,這些國民又容易受傳媒影響,不了解西藏問題,容易在未了解真相之前已作了道德判斷。

應對西方傳媒 須提升軟實力

 要扭轉國際媒體或記者對中國的觀感,中央宜採取「軟力量」,如對新聞自由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政策更具透明度,特別在即將舉行的奧運會,讓更多記者與外人來到中國,實地了解。也許仍有部分西方媒體有其先存成見,不會一下子改變;但在多元的媒體生態中,一小撮的反華言論可能淹沒於大多明事理而中肯的報道當中。隨著國家的開放改革,自信力提升,我們政府領導人無懼不同的聲音,能容得下異見,展現泱泱大國之風。

 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林肯,他一生最受人推崇的美德之一就是寬待別人。林肯就任總統之前,當時出任司法部長的史丹頓(Edwin M.Stanton),才氣過人,判斷力高強,只不過他的政見與林肯相反,他甚至取笑總統是小丑,像大笨蛋等。林肯沒有因史丹頓的不敬而懷恨在心,反讓史丹頓升任戰爭部長的司法顧問。史丹頓卻沒有知遇之感激,仍舊繼續批判林肯;當那些辱罵聲音傳到林肯耳中,林肯只淡淡地認同對方對自己的評價。當林肯於1865年被暗殺,史丹頓卻是第一位去到死者面前流淚緬懷林肯寬恕美德的人,他說:「躺在這裡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統治者。」

以寬恕之道應對抨擊

 國人要學習王安石與林肯的寬厚待人,表現我們心胸寬大,一方面對邪惡要實話實說地予以「道德判斷」,另一方面卻能走出報復,如仇外或杯葛外資在國內的企業與商舖。我們有能力可以「寬恕異己」,如中央宣佈與達賴喇嘛展開對話,就是釋出善意的行動,期盼最終漢藏族群之間能達成和諧共處的關係。

 心胸寬大的領袖,拒絕把自己禁錮在互相排斥、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中,他/她選擇單方面寬待他者或敵人,並透過「雙重視野」(double vision),嘗試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物,重新發現原先個人視野的局限,在與他者的相遇中,我們見到先前未見的。筆者認為國家領導人與國民,越能寬待他者,我們便能為下一代孕育出更多心胸寬大而能寬待別人的領袖。這有助提升國人的質素,可從容不迫地與全球各國各族人士交往,展現國民的自尊。

 專研組織及管理學的密歇根大學教授金馬倫(Dr.Kim Cameron)認為崇高的標準不應妥協,而真正的寬恕能促進優異與改進,並非攔阻組織的成長;他說:「能夠寬免別人的個體,可以體驗正向的後果,如更大的生活滿足、充實、自尊,並更迅速從疾病中康復。寬恕亦可減少焦慮、抑鬱、忿怒及身體疾病。具有寬恕文化的組織,可以體驗互相信任的聯盟、更多社會資本、更人性化的工作空間、良好生產力、高質素、對顧客的照顧及僱員之間的召命。」這番言論,同樣可應用於國家。

 面對奧運會即將來臨,我們要學習培育心胸寬大,有容人之量,能愛心寬待外人批評與攻擊,並能寬免過失,重新塑造中國的「寬恕之道」,才能向世人展現運動場外的國家實力!(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