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波
為抗衡未來國際大鱷的投機衝擊,亞洲各國應加強溝通,研判次按危機的風險變化,及時擴充平準基金儲備。同時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引導熱錢向農業和製造業等實體經濟消化轉移,控制好本幣升值與加息的節奏。針對美國資產泡沫的稀釋和價值回歸,各國可研究分段購入美國資產,以構建風險屏障。
自美國次按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不過20%,而亞洲區證券市場卻暴跌超過50%(如內地A股由6240點,曾跌至2990點)。根據美國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4月份非農業就業職位只減少2萬個(原預測減少8.5萬個);失業率下跌0.1%,降至5%;4月份非製造業(服務業)指數上升到52(服務業指數50為經濟增長與收縮的臨界點),較3月上升3個點,亦好過預測的49.3。
美國將危機移禍江東
所有數據均好過預期,表明美聯儲在採取「拯救貝爾斯登、連續為市場注資、改革金融監管」等救市行動後,美國通脹仍表現溫和,超發美元與連續減息的貨幣政策令美國通脹和資產泡沫得到有效的輸出和擠壓釋放,美國經濟暫時紓緩於衰退邊緣,道指重回13000點以上。於是市場普遍解讀,美國次按信貸風暴似乎已經過去,危機將要見底。筆者認為不然,美國近期經濟和股市的表現正好說明,由美國發明創造的次按金融危機,正以骨牌效應和疊加效應,向相關系統和外延經濟體轉移,歐洲通脹激增,減息難為,已苦不堪言。亞洲流動性汜濫,通脹高企,需承受加息壓力,未來隨時面臨金融泡沫爆破和經濟衰退風險。分析如下:
首先,上周五,美國聯邦儲備局和歐洲、瑞士央行再次聯手向金融體系注資,並宣佈擴大各央行向金融機構借貸時接受的抵押品類別,降低向金融機構借貸的條件,以放鬆銀根。這已是自去年12月以來的第三次美歐聯手注資救市行動,顯示美歐資金市場仍然吃緊,需央行持續放水。美歐央行持續的注資行動,表明次按信貸風險正在蔓延,危機遠未過去。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和股神巴菲特都已發出警告「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
第二,近期美國樓市持續惡化,並加速下跌。根據ZILLOW.COM公佈的數據,上季度美國房屋價格大幅下跌7.7%,為12年來最差,斷供收樓情況惡化,銀主盤激增超過5成,估計於2006年高峰時期購入物業的美國公民有逾52%已淪為負資產,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已緊急建議政府提供再融資,拯救負資產。說明美國的次按信貸風險正加速釋放,泡沫正快速轉移,美國的價值窪地正在形成,美國即將完成自97亞洲金融危機後的又一輪全球資產價值重整。
第三,為防備因次按信貸危機擴散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並確保亞洲金融、貨幣、匯率體系的穩定。日前中、日、韓三國已牽頭東盟各國緊急磋商研究,將建立800億美元的亞洲外匯平準基金,並由中、日、韓三國承擔基金總量的8成,約640億美元,以防範亞洲次按金融危機全面爆發,而對區域內經濟和金融體系造成衝擊。因此,未來形勢不容樂觀,美歐次按信貸危機並非終止或過去,而是正發生著系統性和區域性的轉移。亞洲各國已引起高度關注,為避免重蹈97亞洲金融危機的覆轍,各國必須聯手行動,隨時準備阻擊美歐國際基金大鱷的衝擊。
建風險屏障 防風險轉嫁
第四,雖然美聯儲已連續減息7次,令聯邦基金利率降至2厘水平,向下空間已十分有限。但美國為穩固本土經濟,保持低成本和低通脹的競爭環境,勢必讓美元持續超發或貶值,以釋出流動性,並推人民幣升值。同時由於國際石油和糧食價格持續上揚,中國通脹高企(3月為8.1%),息口趨升,人民幣升值持續(年內將升7.5%),短期內必將導致國際流動性在中國和亞洲區域的持續汜濫與投機。據有關機構統計,國際外匯日交易額超過10萬億美元,近期外部流入亞洲熱錢過萬億美元,流入中國熱錢近4萬億人民幣,內地A股大小非減持資金容量也近10萬億人民幣,且還有一定規模的內地居民儲蓄和企業存款。因此,相對於當前過熱的內地經濟形勢和嚴控固定資產投資的局勢而言,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在內、外流動性持續過剩的形勢下,短期內或將刺激國際流動性的投機衝動,將中國的資產價格(尤其是證券市場價格)持續推升(由於政府出手救市,A股3000點政策底已現,短期已迅速升越3700點,顯示內外基金補倉活躍),並使之與資產基本價值嚴重背離或扭曲,最終導致經濟泡沫的爆破,引發游資大舉撤離,市場缺血,銀根急劇緊縮,使中國和亞洲經濟陷入衰退危機。
因此,綜上分析可見,未來6個月我國經濟形勢依然嚴峻,政府宏觀調控抑制通脹的任務仍十分艱巨。亞洲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區域內各國聯手建立亞洲外匯平準基金,表明對次按危機的蔓延和危害已有共識,並已邁出重要而成熟的一步。但為有效抗衡未來國際大鱷的投機衝擊,亞洲各國還應加強緊密溝通,適時研判次按信貸危機的風險變化,及時擴充平準基金的儲備。同時各國要加大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引導熱錢向農業和製造業等實體經濟消化轉移,並控制好本幣升值與加息的節奏。針對美國資產泡沫的快速稀釋和價值回歸,及投資機會的形成,各國可研究部署分段購入美國資產(金融、地產、資訊科技產業),以構建對沖美國次按信貸危機向外延經濟體轉嫁的風險屏障。(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