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態旅遊 撐起未來發展天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6-08]
放大圖片

 ■為確保湖水的潔淨,廣東萬綠湖旅遊區使用環保船。

 雖然東江在全國水系中寂寂無名,但由於它是香港、深圳、東莞等全國著名城市群的主要水源,而且將來也極可能向本區域另一大都會─廣州供水,因而格外引人注目。但「同飲一江水」的新豐、河源和香港,其繁榮富足與貧窮落後在一江上下盡顯無遺。

 原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調任河源市委書記的陳建華強調「生態優勢是河源最大的優勢」,他到任後,更叫停了大量欲遷到河源的陶瓷工業項目,並將陶瓷工廠驅趕出河源。

新豐江直飲水 年輸4億立方米

 河源市一直在推動的一項重大工程,就是「新豐江水庫至珠三角地區城市管道直飲水工程」計劃。河源市市長透露,從新豐江水庫建設主管道通往珠三角地區,沿途城市可共享,主管道投資約30億至35億元;年輸水量約3億至4億立方米(在保證新豐江水庫功能的情況下,最大取水量可達9億立方米),主要供香港、深圳、東莞、惠州、廣州等市居民食水的需要;銷售水價估計為50元/方,完全在居民承受範圍之內。據估算,此一工程若投入使用的話,每年可帶給河源至少數十億的收益。

 「現在河源市財政收入2007年也不過十幾個億,倘若河源可以靠水權交易和排污權交易,獲得大量生態補償,再加上省財政應大幅度提高對粵北山區的財政轉移規模倒10億至15億以上,則河源就更有信心和能力避免重走珠三角工業化老路,為廣東省留下最為寶貴的綠水青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對本報表示,這種交易完全有可能使河源市每年獲得數十億的收益。

若獲生態補償 免走工業老路

 如果說河源的發展問題可以通過賣水來解決,那麼,給新豐江水庫提供了43%水量來源的新豐縣,卻無法從賣水收入中拿到一分錢的生態補償,那麼,為香港水源保護作出重大貢獻甚至犧牲的新豐,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發展路徑?生態旅遊產業能否撐起新豐未來發展的天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