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星學者倡「三語分流教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6-20]

 【本報訊】本港的語文教育問題令政府大感頭痛,但亦吸引了外國學者進行有關題目的研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教授吳英成,最近完成了一個名為「中文科在香港及新加坡的角色」的論文,當中他「大膽」建議香港應仿傚新加坡學校,對學生進行「三語分流教學」,但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湯浩堅對此持保留意見。

 教院近日邀請了吳英成到香港參加香港母語教學的研討會。他在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需保持其多元化的優勢,也應接受「無人可以擁有兩種母語」的事實,故港生要同時掌握好廣東話、普通話及英文其實十分困難。

 吳英成建議政府可讓7成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就接受以廣東話為主的教學,保持「本土文化」;並分別安排15%學生接受英文、普通話為主的教學,與西方、內地接軌,「未來3類精英群體可以互相合作,為社會服務」。他又指,港生97回歸後的英文、普通話程度都呈現下降趨勢,未來「想擁有4到6成掌握英文、普通話的學生並不容易」。

湯浩堅對建議有保留

 對吳英成的「三語分流教學」建議,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湯浩堅坦言,自己與吳的意見不同,指目前港生英文、普通話成績下降數據,比較的是昔日大學未普及化時的情況。湯浩堅又指,政府推行「普教中」,教學法調整仍需時間準備,不能過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