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在深圳感受「鄉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6-20]
放大圖片

 ■深圳這座經濟高速發展的特區,在人文素質方面仍有待改善。 資料圖片

庭婷(城大商學院內地生)

 我主修的市場營銷課程,向來強調實踐、鼓勵學生參與企業的實習。因此在這個暑假,我選擇到深圳一家外資公司實習。不知不覺間,我在這個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地方已待了將近一個月,不禁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對這座年輕城市的印象。

四川鄉親熱衷炒樓

 不知從何時起,廣東的新聞中頻頻出現「深港融合」等字眼。這固然是大勢所趨,但我覺得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特區仍有待改善:在車站售票處,總看見一大堆人圍在那裡、而不是排在那裡時,我便開始懷念香港的井然有序;每當雷雨襲來,我會想起香港的道路,即使經過雨水沖刷也不會顯得髒亂、泥濘;還有香港的扶手電梯上,情侶通常選擇分層站立、相視而望,而不似內地的朋友喜歡並排站、佔去別人走動的空間……

 以前提到「炒樓族」,總覺得是指那些富貴精明的人。沒想到我在深圳,居然接觸到一些「與眾不同」的「炒樓族」。他們大多來自四川、重慶一帶的縣鄉,說著鄉音濃重的普通話,年齡在50歲左右,穿著打扮普通。如果不是親身了解,我很難將他們與過往認為的「富貴炒樓族」聯繫在一起。

 就像我現在深圳的房東,甫見面,便讓我聽出話語中的巴蜀鄉音。他落戶深圳已有10多年,一直靠買賣房屋以及出租房子維生。現在租給我的房子,便是他去年才買下、現在每月還要按揭供款。

地震帶旺深圳樓市

 我在找房子的過程中,還碰到一位50來歲的重慶婦女,但她的房子並不太合我意。當時她說了句:「最近房子很緊俏,看房子的人很多,而且很多都是老鄉。因為地震了,所以很多在這裡打工的人都把家人接來住。」

 我頓時無言。原來,無數人為之揪心的地震,也可以這樣影響另一個地區的經濟。或者,這又是這座被稱做「移民城市」的一個故事。  ■(標題及分題為編輯所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