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大橋建成後的交通量發展預測上,一些專家態度亦不樂觀。也有人認為,交通量近期不容樂觀,遠期亦可能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
據《工可報告》披露,基於不同的收費方案,預測至2035年,大橋交通量將在每天5.3萬輛到8.9萬輛之間。對此,專家指出,交通量的測算整體可信。不過在貨運方面,應該考慮珠三角產業轉型對交通結構的影響。
港碼頭增長放緩影響貨運
另有專家分析,貨運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輸港的「生活必需品」,如供港蔬菜、魚、肉等,此類運輸與人口規模有關,且會採用長期習慣的運輸模式。另一方面是出口、轉口貨物。由於產業的轉型,出口壓力增大。同時,蛇口港、鹽田港的發展,使香港碼頭增長放緩,物流中心的特點逐步下降。基於這兩方面的影響,《工可報告》需要結合產業轉型的大趨勢,進一步探討大橋通車後貨運量的增長前景。
兩地牌難申領影響行車數量
客運方面,專家認為,大橋的客運數量增長取決於人口、車輛保有量兩個因素。粵港澳三地人口密集是優勢,但車輛保有量的增長並不高,尤其是香港。據了解,香港近幾年小汽車年增長量在1萬輛左右,只有北京的三十分之一。此外,只有掛「粵港」、「粵澳」兩地牌的車輛才可以上大橋通行,而兩地牌的發放按目前政策內地無法參與。這些都會直接影響通車後大橋客運數量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