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基舜
潘金蓮的出場,還須講及另一本奇書《金瓶梅》。
《金瓶梅》一書,以潘金蓮、李瓶兒及春梅這三個女子名字,取其中一字,撰作書名。
《金瓶梅》情節與《水滸傳》其中有些吻合,但亦有異。以武松、潘金蓮、西門慶三者之瓜葛而言,據《金瓶梅》描述,武松沒有殺西門慶,西門大官人是服食春藥(淫藥)致死,並非死在武松刀下。
至於潘金蓮,西門慶納為五妾。當初,武松沒有殺潘金蓮,及至西門慶死後,《金瓶梅》第八十七回,才有「武都頭殺嫂祭兄」。
話說潘金蓮一心想勾搭武松,又是勸酒,又是挾肉。武松飲了十幾杯酒後,起身辭別兄嫂,返衙門歇息。
潘金蓮藉詞閑人多喜欺侮武大郎,希望武松搬來住,有武都頭在家,大郎才不會被人欺侮。武大郎亦開腔邀胞弟同住。武松見兄嫂盛意拳拳,便答應住在大郎家中。潘金蓮頓時喜上心頭,說道:「叔叔,是必記心,奴這裡專望」。
此話已露了餡,只不過武松是個莽漢,武大郎頭腦遲鈍,才未有發覺而已。
武松辭過兄嫂,返回縣衙,知縣大老爺正坐堂。武松稟請,因有親兄在縣上紫石街居住,欲搬往同住,好有照應,早晚則在衙門聽候差遣。
知縣正在重用武松,便准其所請,說道:「這是孝悌的勾當,我如何阻你;你可每日來縣裡伺候。」
「勾當」二字,現今多帶有些貶意,但在明朝時,屬於正面詞語,乃指「事情」。
武松獲准無須下榻衙門,便就收拾行李鋪蓋,連同「新製的衣服並前者賞賜的物件」,叫個士兵挑擔,往紫石街茶坊毗鄰武大郎家。
潘金蓮看見武松率著挑擔前來,「卻比半夜裡拾金寶的一般歡喜」,笑顏歡迎。
武大郎連忙叫來木匠,在樓上間了個板間房,鋪設床、桌及兩張矮凳,並設放火爐禦寒。一切打點妥當,好讓武松住舒適,手足之情,可見一斑。
一宿無話,翌日,潘金蓮大清早已起床燒水給武松漱洗。平日,這婦人連洗腳水也要武大郎替她備妥,現在卻細心服侍武松,用心不言而喻。
武松返縣衙畫了卯(簽到)伺侯,直至午晌,才回大郎家午膳。但見潘金蓮修甲刻意打扮一番,安排飯食。席上,武松說道衙門派遣一個士兵,跟隨在家中聽候使喚。潘金蓮連忙反對,說自己人無須如此見外,而且士兵不懂炊事,不乾淨;「奴眼裡也看不得這等人」。
無他,俗語云「多個香爐多隻鬼」,潘金蓮嫌這士兵礙手礙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