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這一夜women說相聲二》
羅 菁
女人說相聲,焦點是女人還是相聲?相聲,相等於我們的棟篤笑,有女裝黃子華麼?那從來都是男人的江湖,所以焦點當然是女人。那麼,女人相聲,和男人的有什麼不同?
剛剛演完的《這一夜women說相聲》,由女人說女人事,部分選材是新鮮的,例如第一幕的〈罵街〉,探討從前的婦女,有冤無處申訴,唯有罵街,潑婦由此而來。又〈大姨媽〉一幕,以比喻戲說女人的生理期;大姨媽來訪的日子,固然令人厭煩;但不來訪時,更令人懷緬不已。這個角度恐非男人可以體會。
3首曲代表不同戀愛病徵
相聲一定要好笑,說「街欠罵」,這個開始,的確引起懸念,但「街欠罵」,原來只是天天不同的部門來挖掘。接下去說「如今這沒情節的拍成了電視劇,有情節的全成了新聞」,內容仍無甚可觀。
把3首不同年代的流行曲《我願意》、《月亮代表我的心》、《不了情》代表了不同的戀愛病徵,簡單直接,「火候」足夠,是成功的例子。最刻薄的內容,該是方芳的一段單口相聲,她罵拋棄她的前夫那半禿的頭是「地方支援中央的條碼頭」,並著他付帳時不要低頭,以免被掃描器當成茶葉蛋。果然為天下的棄婦吐了一口冤氣。
賴聲川加入的頭尾結構,倒是有點蛇足。開始時,由一家女性產品公司酬賓晚會上的司儀(阿雅和楊婷飾),介紹一位相聲老奶奶出場。可惜她死了,派孫女(方芳飾)來代替。這種「戲中戲」的手法,使人想起賴的舊作《暗戀桃花源》。可惜,這引子拖得太長,尤其要觀眾鼓掌多次,就變了冷場。到謝幕後,方芳回來,交代奶奶臨死的箴言,punch line是「台灣的立法委員」,地方色彩也太濃厚了,移植來港,不免隔閡。其實,光是女人說相聲,已經足以把7個和女人有關的段子連綴起來;弄一個戲劇框框,是細緻了沒錯,但不能盡興。
表演法和男人相聲分別不大
真正發揮「戲中戲」優勢的,該是中間兩個段子:一是離婚後的心路〈旅程〉;另一是以肥為美的狂想曲〈立可肥〉。晚會本是推銷強悍獨立的女性形象與用品,以上兩個段子都與此相違,故可當作後台的女性私語。結構上,對比明顯。若是這樣,〈立可肥〉的兩個角色,該與晚會的兩個司儀角色,有明顯的差別才對。然而,怎樣看,差別都不大。這方面,〈旅程〉稍好。
相聲重點在「說、學、逗、唱」。《women說相聲》的表演法,倒和男人相聲,分別不大。無論單口,還是群口相聲,方芳都渾灑自如。首先,她「說」得字正腔圓;其次,「學」不同的角色,遲、急、頓、挫,都恰如其分,盡顯相聲本領。就如出入老奶奶和王媽媽這兩個虛擬人物,方芳一兩個動作,便已勾勒出不同年齡、性格的角色輪廓,夾「唱」京劇、揚州調、黃梅調,仍游刃有餘,於是再插入車夫、孫女、群眾……等角色,「逗」出笑料,吸引著全場觀眾的目光,可說光芒四射。相形之下,其他兩位演員雖然問得快而準,但是發揮相當有限。
沒有傳統的相聲中大褂長袍,方芳穿運動便服,兩位配角穿洋裝,配爆炸髮尾,換上了現代的形象。相聲當然可以由女人來說。不過,大多數編導都以為談女人,就離不開戀愛、婚姻、減肥、美容這類由男人投射得來的題材。戰爭、天文、環保、宗教、哲學這些題材,真的沒有女性角度的思考可能嗎?下一次,要不要試試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