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湖南安化黑茶 茶馬古道奇珍 千年郁香依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02]
放大圖片

文:本報駐湖南記者 王穎 圖:王穎、明健飛、張京明

 「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明代文學家湯顯祖的《茶馬》,真實記錄了黑茶在中國古代茶馬交易治邊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日前,黑茶製作技藝被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黑茶之鄉——湖南益陽安化縣的千襾(下同)茶及茯磚茶製作技藝,位列其中。作為中國特有的茶類——黑茶,幾經沉浮,終於走出湮沒於歷史雲煙的茶馬古道,再度散發出馥郁濃香。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唐.元稹

 安化黑茶,其色如鐵,湯如琥珀,芳香異常;入口,先澀、後甘、再醇。細啜,既有「採菊東籬下」的閒適,也有「行看流水坐看雲」的灑脫。不管是一個人的小安逸,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大熱鬧,都可自這一杯水意盎然裡品出百味人生。

古道傳歐亞 列國家「非遺」

 黑茶是中國特有的一大茶類,湖南佔據了其中60%以上的產量。而湖南的黑茶,絕大部分產自益陽安化。

 安化出茶,歷史悠久,在中國茶文化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安化古稱梅山,位於湖南中部,境內峰巒迭起,雲霧瀰漫,溪流縱橫,資江從西南到東北貫穿全境。宋神宗熙寧五年建縣時就有「惟茶甲於諸州縣,山崖水畔,不種自生」的記載。

 安化在明代前期,參照四川烏茶的製造方法,改蒸青(水煮)為殺青(鍋炒),除掉青葉氣,製成滋味更醇和、帶有獨特松煙香的黑茶,深受西北少數民族的歡迎。

 湖南黑茶專家周奎介紹說,當時旺盛的「邊銷」需求在今益陽市安化縣境內產生了官方的「茶馬司」,益陽遂成為「茶馬互市」的主要茶葉生產基地。自此,「湘黑茶」由馬幫攜帶,從湖南入四川,源源不斷地沿茶馬古道運往天山南北、寧青蒙藏,進而遠銷尼泊爾、印度和中亞、遠東,乃至歐洲。茶馬古道上不絕如縷地飄香,恰也見證了中國數百年的茶馬治邊政策。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茶馬交易治邊制度從隋唐始,至清代止,歷經歲月滄桑近千年。

 明萬曆二十三年,安化黑茶被戶部正式定為運銷西北地區之「官茶」,當地茶業由此進入空前興旺時期。在小淹至東坪不到百里資江的兩岸,有茶葉專業鎮8個,茶號300餘家。每逢製茶季節,陝、甘、寧、晉等地區的茶商,便蜂擁而至,打造了「茶市斯為盛,兩岸人煙稠」的中國茶業歷史奇觀。

 作為邊銷茶,安化黑茶曾行遍萬水千山。茶商行經的每個重要集鎮,亦氤氳過安化黑茶的香味和色澤。直至明末清初,西北地區的「邊茶」十之八九皆由安化黑茶供應。

 關於安化黑茶,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在古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經常遇到下雨,茶葉被淋濕了,茶商心裡很難過,扔掉又可惜。他們到了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那裡死了很多人,村民們沒吃沒喝。茶商想到自己帶的茶長霉了,不值錢了,就送給這些可憐的人。結果奇跡發生,村民們的痢疾全好了。傳說道出了安化黑茶產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正是這無意中的日曬夜露,自然發酵,形成了黑茶「後發酵」的獨特製作工藝。

絲路神秘茶 傳說治痢疾

 安化黑茶的原料採用成熟且內含物豐富的葉和梗,通過殺青(利用高溫使茶葉中的酵素停止作用)、揉捻、渥堆(將茶葉添加菌種、潑水、覆蓋)、乾燥四大工藝程序製成。

 其中渥堆是黑茶製造的特有工藝,以致茶的內含成份發生變化,使生產出來的茶葉片片油黑、湯色紅亮,帶有特殊的陳香味。

 安化黑茶的品種也十分獨特,有緊壓茶和散裝茶之分。緊壓茶包括「黑磚茶、茯磚茶、花磚茶」;散裝茶則有「天尖、貢尖、生尖」。加上千兩花卷茶,簡稱「三磚三尖一卷」。

越久越醇香 一簍值48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茯磚茶中含有一種特有菌種—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tstatum),俗稱「金花」。這種菌類目前只在靈芝上有小量發現。它不僅形成了茯磚茶獨特的「菌花香」,還因為富含15種氨基酸及茯茶素A、茯茶素B,對人體健康極有好處。

 茯磚茶「發花」的絕技,已被列為國家二級機密。世界一流的微生物學家王志偉博士,稱其為世界上最神奇的食品。近年來,僅日本每年從益陽進口茯磚茶就超過200噸。

 安化黑茶亦備受茶道中人及收藏家的青睞。和紅茶、綠茶以及烏龍茶的越新越好不同,其陳放時間越久,味道越濃烈醇香,保健效果愈發明顯,似有窖藏茅台之特性,收藏價值因此隨之升高。2005年2月14日,中央電視台《中華鑒寶》欄目對一簍1953年產自安化白沙溪茶廠的「天尖茶」進行驗證鑒評,估價達48萬元,轟動一時。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