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華訊股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難忘童年歲月 新移民遭白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08]
放大圖片

 ■Danny女兒林藹欣 Ivy (左)現時間中會現身Ball場活動。圖為她小時候與家人合照。

 1949年,五歲的Danny,便由伯娘從家鄉潮陽帶來本港,與在港謀生的父親和兄長團聚。「我覺得自己好幸運,因為我來港之後翌年,內地就封關,人們再不能自由進出本港,而帶我來港伯娘的兒子,也因此無法來港。」他說到此時,面容顯得有點感慨,天意弄人,令他無法釋懷。

不懂粵語遭欺負

 五十年代,本來在紗廠工作的Danny父親,節衣縮食地儲蓄了點錢,不想再做打工仔,便在何文田(今培正道)經營一家小餐室,一家人前舖後居,在那個人人肯做肯捱的年代,算是能吃一頓安樂茶飯。

 「我到今日還記得很清楚,剛來香港時因不懂廣州話,只懂說潮語,故常遭別人欺負,有一個跟我同齡、家裡開紙紮舖劉姓小孩,竟在我吃飯時,將一把泥沙放進我的飯碗裡,我氣得向他父母投訴,對方最後才補償我一碗新鮮飯菜。」

 經一事,長一智,委屈了一年,他不斷學講學聽廣州話,以後也沒有人再敢欺負他了。想不到今日的上市公司主席,小時候作為一個初來甫到的新移民,原來也受過這樣的閒氣,但在何文田憶苦思甜的歲月裡,Danny認識了一位青梅竹馬的街坊,長大後兩人共諧連理,成為今日的妻子。

無線電夜校進修

 Danny之後在模範書院升讀中學,開始為小學生補習,以減輕開餐室父親的家計,而從唸初中開始,他就負責騎單車從何文田往九龍城,到當時很有名的「西南」,幫忙父親取咖啡豆供餐室磨製咖啡。

 1967年,他中學畢業,旋即加入了有幾千工人的「雅雲」電子廠,每日穿著破爛的衫褲,負責衛生環境欠佳的電鍍廠房工作,每月拿取一百五十元薪金,該廠主力生產原子粒收音機,是那個年代全港知名的大廠。

 今天,相信已沒有多少人擁有收音機,但六、七十年代,電視不但未普及更是一種奢侈品,故用「原子粒」收音機聽電台廣播,非常流行。當時本港工資低,日本和外國的廠商,都愛在港設廠,故生產原子粒收音機,在當時來說,是個風風火火的行業。

 在一位賞識他的上司勸勉下,Danny開始了半工讀的生活,日間在電子廠工作,晚上在遠東無線電夜校,進修電子技術課程。

 七十年代的香港,年輕人都不怕辛苦,每日做兩份工,還不忙去讀夜校的也大有人在,而當時的無線電夜校就最多人報讀,等同八十年代,大學最多人讀電腦。

不主張財技炒賣

 Danny在遠東無線電夜校唸了三年電子理論,之後轉到另一間電子廠,任職生產及成本控制部門,其後,在1972年中他開始與朋友合股創業,開設變壓器工廠。1978年,Danny創辦的另一家生產變壓器工廠,讓他走上事業的高峰,每年曾錄得幾百萬元盈利,令他名成利就。

 作為一位腳踏實地,白手興家的工業家,林賢奇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曾在之前任職副主席的一家上市公司,當其他公司股東一致支持,公司應進行財技炒賣的時候,唯有他獨排眾議,因而離開該公司,另創今天華訊公司,而堅持腳踏實地辦好工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華訊股份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