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商尋出路轉銷內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13]
放大圖片

 ■港商拓展內地市場過程中,要做足克服困難的準備,以免「水土不服」。

 深圳的加工企業目前亦面對眾多的挑戰,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港資內地工廠的外單由於是美元結算,利潤大幅減少,再加上內地已將紡織服裝的出口退稅調低,利潤更為縮減。

 而近期,歐洲,尤其美國經濟發展遲緩,嚴重影響了歐美市場的消費,主要以輸歐美為主的香港服裝企業雖然勉強保住輸出的數量,但仔細一算,卻是以調低出口價格為代價。在此背景下,不少港商開始另尋出路,把目光轉向國內,力圖以自己的國際化優勢在內地市場佔一席之地。

 「現在的服裝出口貿易非常難做。」談起服裝貿易,做了20幾年服裝生意的華寶時裝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陳和向記者感歎。此前,地價和人力成本等相對較低,該公司在深圳建了服裝生產廠,香港則主要負責設計和銷售。而銷售方面,則主走歐美市場。

美元結算雪上加霜

 不過,近年以來,市場發生了變化。自內地2005年實行匯改政策以來,人民幣加速升值,按7月10日的市場價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489,至此,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6.65%,較匯改前升值近20%。陳和稱:「由於外單都是美元結算,港資服裝企業內地工廠幾乎就是眼睜睜看著利潤縮水。」

 除此以外,內地實行新的勞動法,勞動力成本升高,而一段時間以來,原材料價格也不斷上揚。同時,歐美國家對產品的環保要求也很高,所需材料相對成本也更高。

 更讓陳和頭疼的是,由於近期美國、歐洲市場不景氣,市場消費減弱,最直接的影響便是,以往一單要5000件,現在則只要3000件。儘管並不受配額影響,為保出口的總量,港商只能在價格上妥協了。

 之前,港服裝廠商一般都是直接走外單,基本不顧及內地市場。現在就不同了,包括東南亞市場也會去,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其消費潛力尤其受到認可。高柏實業(亞洲)有限公司營業經理何錦鴻說:「港商都在想盡辦法,打開內地市場的關節,內地市場實在是太大了。」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領帶,其製造廠設在浙江,此次是第一次來到深圳推銷,以拓展內地客戶。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謝白清、古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