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原中共中央主席 華國鋒病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21]
放大圖片

 ■2007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誕辰114周年紀念日,86歲的華國鋒為剛滿4歲的毛澤東重孫毛東東親筆題詞﹕「毛東東小朋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據新華社報道,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於本月20日中午12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在這篇不足百字的消息裡,對華國鋒的評價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的華國鋒同志」。

 迄今為止,華國鋒是毛澤東去世後能以其標準像形式,與毛澤東像並排懸掛或張貼的唯一中共領導人。20世紀70年代後期,「英明領袖華主席」的稱呼,曾在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對於他的駕鶴西去,評論人士指出,作為斷然率眾粉碎「四人幫」,結束10年文革動亂的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華國鋒的功過是非早有定論,但他集喜劇和悲劇於一身的經歷,卻值得後人深思。

毛贈六字評語 指定為接班人

 華國鋒原名蘇鑄,17歲投身抗日戰爭,為勵志改名為取意於「中華抗日救國先鋒隊」的「華國鋒」。1954年,年僅33歲的華國鋒擔任中共湘潭地委書記,並在毛澤東提出轟動全國的《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報告之後,很快以《克服右傾思想,積極迎接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的到來》等3篇「農業專家型」文章,獲毛澤東高度注目和器重。

 1955年夏天,毛澤東在路過湖南時特意接見了華國鋒。不久,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上,毛澤東特邀華國鋒作為列席代表,在會上介紹湘潭地區合作化運動經驗。1959年,毛澤東親自提名華國鋒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文革期間,華國鋒先後出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要職。1976年,接任逝世的周恩來出任國務院代總理、總理。毛澤東曾寫給華國鋒三張字條:「你辦事,我放心」、「慢慢來,不要招(焦)急」、「按過去方針辦」,並於1976年4月提議華國鋒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明確其「接班人」的地位。

 1976年9月毛澤東去世後,華國鋒於10月,在葉劍英、李先念等元老的支持下,果斷採取行動,由汪東興出面逮捕被稱為「四人幫」的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等4人及其支持者,結束了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動亂。

葉李元老支持 撥亂反正

 據原北京市委書記吳德的回憶錄《十年風雨紀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經歷》披露,華國鋒於毛澤東逝世後第3天起,連續3天會見當時的「實力派」汪東興、陳錫聯、紀登奎、吳德和「元老派」李先念、葉劍英等人,通報並討論解決「四人幫」問題的緊迫性,顯示了他的智慧與膽識。

 吳德回憶道:「這些『實力派』與『元老派』人物,雖分掌黨政軍大權,還是需要有一個領袖來下決定,發號令,然後付諸行動,方能取得成功。這次粉碎『四人幫』鬥爭勝利,華國鋒居首功位置,是當之無愧的。」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的官方文件─《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簡稱《決議》)對此的評價是:「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從危難中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使我們的國家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而其中,「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同志起了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