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昭君出塞 功炳千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01]
放大圖片

 ■勒勒車已成為草原都市獨特風景。

 「昭君出塞」作為民族友好、文化融合的縮影而流傳千年。

 昭君,姓王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興山縣)。漢元帝時應選入宮,公元前35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至漢和親,時為掖庭待詔(後宮待選)的昭君自薦遠嫁塞外,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即為匈奴皇后),後育有一子,呼韓邪逝去後,昭君從匈奴「收繼婚」習俗(父死子娶其後母),再嫁呼韓邪之子復株累單于,又育二女。據史料記載,昭君逝於漢哀帝年間(公元前6-公元前1年)。身葬漠北,昭君墓依大青山、傍黃河,世稱「青塚」,位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

 昭君遠嫁塞外,中原錦帛、棉絮、耕作、禮儀等亦隨之傳入。 「劍戟歸田盡,牛羊繞塞多」,邊疆一派和平景象,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歸於融合。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塞外和親成就了昭君千古英名,昭君出塞以代言民族融合之趨勢而演變為呼市特有的「昭君文化」,匯入多元的本土文化之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