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08年2月26日至27日,香港內地海上安全定期會議在珠海召開,中國海事局劉功臣常務副局長(右)和香港海事處譚百樂處長(左)代表雙方簽署會議紀要。
——三地四方海事機構合作共建船舶溢油應急長效合作機制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于濱、張美歐廣州電】北京奧運令全球對中國矚目,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珠江口作為中國最繁忙的油類運輸水域之一,其區域船舶溢油應急處置能力建設近日又有重大進展:粵、港、澳三地四方海事機構突破制度局限,舉辦海事安全論壇,共同研究解決海上油污應急反應、合作和防備這一重要議題,並簽署合作協議,以建立高層次的海事安全長效合作機制,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珠江口水域生態環境。
粵、港、澳三地四方海事機構基於各方對珠江口海事安全交流與合作重要性的共識,從去年開始合作舉辦每年一次的「珠江口海事安全論壇」,使之成為三地實現區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9月25日,「2008年珠江口海事安全論壇」將在珠海舉行,這次論壇由廣東海事局主辦,珠海海事局承辦。出席本次論壇的將有來自廣東省政府、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廣東海事局、深圳海事局、香港海事處、澳門港務局以及廣東省、珠海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嘉賓,還有來自全國各地海上油污防備技術方面的專家學者。
溢油污染風險期待應急合作
珠江口水域油類運輸量每年達2000多萬噸,位居全國前列,通行的運輸油品船舶每年近20萬艘次,是中國油品運輸船舶最多的一個水域。因此,該水域船舶溢油事故時有發生。對於珠江口水域的污染防治,粵、港、澳三地四方海事部門以及地方政府近年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近年由交通運輸部投入建設、珠海市政府提供相應支持的高欄防污應急分中心已初步建成;珠海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提案第20080403號專門提出了《關於加強珠海水上溢油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的建議》;深圳、中山、東莞等城市投入建設了清污船舶和應急設備庫等。
儘管如此,珠江口目前仍然面臨著船舶溢油污染風險高企、溢油應急能力建設發展不協調和不平衡,沒有形成一個高層次的溢油應急長效合作機制等局面。
奧運年促三地四方合作升級
隨著珠江三角洲經濟和港澳經濟的緊密聯繫以及水路運輸業的不斷發展,迫切需要提高船舶的安全意識及加強區域溢油應急反應能力。今年是奧運年,又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和中國海事局成立10周年,此時舉辦本屆論壇旨在提高珠江口船舶溢油應急反應能力,促進廣東省與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間的應急反應合作,保障珠江口水域水上交通安全暢通,構建和諧社會。
論壇主題鮮明已獲多方響應
本次論壇的議題為:海上油污防備、反應和合作。主辦單位廣泛發動有關航運管理部門、航運企業、危險品碼頭公司積極研究海上油污防備、反應和合作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推動防污染工作向前發展;加深航運公司、地方政府和社會等各方面對海上油污應急反應、合作和防備這一議題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本次論壇緊扣當下形勢,得到了有關機構和人員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據初步統計,已收到論文60多篇,匯集了全國各地海上防污技術專家的經驗及研究成果,針對海上油污防備反應與合作、海上油污應急反應技術、油污損害與賠償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探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