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金融不是一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27]

胡志偉 牧師

 最近,美國金融海嘯所引發的骨牌效應,AIG事件、雷曼兄弟破產及迷你債券虧損,以至東亞銀行擠兌事件等,說明部分港人信心虛弱,對金融市場失掉了應有的判斷。

 從是次金融海嘯災難,正好提醒港人不要過度輕信那些投資專家的指點,以為作了正確的投資,就可安享退休生活。當港人以為金融就是一切,一切可以用錢解決,其實是落在金錢的圈套中。

 南美洲解放神學工作者古鐵熱(Gustavo Gutierrez)看基督宗教宣講的福音同時兼備「報福」與「報禍」兩方面,不能二取其一。信仰的吊詭性對部分人而言是佳美安慰的「福音」,卻對那些自滿自得的人,倒是攪動心靈的「禍音」。

 福音宣告上主的愛已進入人類歷史,使人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與此同時,福音也要否定那些壓迫與使人疏離的不義。「報禍」必然要向世上擁有財富的人士宣告審判,如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不斷製造衍生金融產品,結果導致自食其果,負債超過六千億美元而返魂乏術。

 貪婪使部分港人不顧一切,把一生的積蓄或所有存款投放於某些「高回報」的金融產品;銀行或投資顧問為了本身利益,誤導市民,導致市民買了根本不能保本且風險極高的產品。政府有責任監管這些不斷衍生的金融產品,忠告市民要謹慎購買。當越來越多港人參與金融投資,教會的教導,不是停留於鼓勵信徒多賺錢,多奉獻;更要本於整全的聖經,提醒人要防備貪婪。

完善金融監管 了解投資風險

 華爾街給予世人的提醒,就是人性貪婪,使人製造不少「金融怪獸」(如「孖展」、累計股票期權等)出來,而始作俑者,至終也被這些怪獸吞噬。

 社會學者韋伯(Max Weber),主張要為社會積存的假象或價值「脫魅」,我們也需要有勇氣把事物「去除假象」;趁著是次美國金融海嘯災難,要及早忠告港人遠離那些金融式賭博活動,也勸勉港人不要把恆生指數「偶像化」。本港社會需要有另類聲音,指出金融市場的「投機化」,把股市變成另一個賭場,這不利於長遠經濟發展。當股市失掉了原有的功能,企業的業績也不能反映於股價,此種投資與賭博的分別也不大了!

 也許目前金融市場的不明朗,正是難得契機,社會有識之士指出金融市場可能有的缺失,政府要盡量完善有關監管及教育工作,港人更要明白有關產品的各項風險;當我們把金融放回其合適位置,不代表一切之時,人生將會更為美麗!(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