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亞生態:人類危機四伏的家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07]
放大圖片

熱島現象—無論從早上到日落以後,城市部分的氣溫都比周邊地區異常的高。異常的溫度上升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大樓和柏油的太陽光的蓄熱,城市內部林立的大樓中的空調設備被排出的熱空氣,樹木的減少所產生的城市圓頂效應。

東方爾

 人 類文明的誕生,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發明了種植植物的「農耕技術」和畜養各類動物的「畜牧技術」的結果。當農耕文明與畜牧文明取代了原始的採集文明、狩獵文明之後,人類便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富足而豐盈的飛速的發展階段。文明的進化,打破了「原始人」與自然之間的默契,轉而成為獨霸天下的「文明人」。

 「文明人」改變了自然對人類的約束。延長了自己的壽命,建造了城市,控制和使用其他的生命體,並對它們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利。

 更關鍵的是,進化成「文明人」的人類,開山採石,砍伐森林,填平沼澤,捕殺動物……每天都得從自然界吸收大量的物質以維持我們的生存消費。隨著文明的不斷進化,人口增長的無極限,物慾膨脹的無極限與自然資源日趨「有限」匱乏對立的日趨顯著,人類必然、當然地在原始自然生態系統之外,建造了一個人為的生態系統——亞生態。

城市熱島效應,人類知易行難?

 當溫度計上的溫度一個勁的在37℃和39℃之間上下竄動的時候,我在大腦最常想到的問號是,現代人消夏有空調有冰塊,還有許多隨時可以去的消夏場所,可我們的古人又該怎麼辦呢?

 為此,我專門請教了專家,專家說我這是「小孩讀三國——為古人擔憂」,因為在千年之前的過去,地球上沒有工廠,沒有林立的摩天大樓,沒有水泥地面,到處都是綠草綠樹,那時的人想消夏,只需拿把大扇子,隨便往哪棵樹下一躺,自然而然就能不亦樂乎起來!

 我窮追不捨的問,為什麼現代人比古人更難消夏?他說現代人大都愛居住在城市裡,一座城市裡動輒就是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於上千萬人,為了「人人有房住」和「宜居」,城市修建了大量的水泥建築、柏油馬路,科學研究證明,在夏天裡草坪的溫度是32℃,樹冠的溫度是30℃,可水泥面上的溫度可達57℃,柏油馬路上的溫度更可高達63℃。如此之高的溫度,再加上大量機動車及人體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加在一起產生的綜合作用,就產生了一種名叫「城市熱島效應」的現象,即城市地區的氣溫有可能比周圍郊區或農村高出0.56至5.6攝氏度。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終於明白了,現代人為什麼比古人更難消夏,為什麼每到夏天,城市人一提「消夏」就愛往鄉下跑的原因,原來是在逃避「城市熱島效應」。

 「人類全部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自作自受」,筆者已經記不清這是哪一個哲人說過的話了。可筆者認為,此句的確擊中了人類不健康生存方式的要害,不說別的,就說這「城市熱島效應」吧,一邊是夏天城市裡的高溫越竄越高,一邊卻拚命的在地表面上蓋水泥大樓,人類什麼時候才能醒悟呢?

 而讓我們一邊熱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邊怎麼悟也悟不出來的更大痛苦則是,這自然既然選擇了人類作為地球的主人,為什麼卻偏偏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城市?又偏偏用「城市熱島效應」來修理人類呢?

 人類的大腦一發熱,上帝額頭就得冒汗,什麼時候人類的科技和人類重歸自然的努力,才能讓人類遠離困在水泥樓房中,吹著空調製造亞生態的亞生存方式呢?

「人類滅亡」空穴來風乎?

 有人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觀點:2015年將是地球命運的「轉折點」。他認為,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在2015年前沒有達到穩定狀態,地球將在2015年7月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生靈塗炭,萬物滅絕。

 科學研究表明,在工業革命之前,地球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大約是每100萬千克的空氣中含有280千克的二氧化碳。正是這一恰到好處的二氧化碳濃度,使地球的平均氣溫穩定在14度左右,並促使地球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恆溫箱」。

 可是,自從人類為了能使自己活得更加快樂和舒適,開始用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來為自己提供「快樂生活」的動力之後,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便開始了快速攀升,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留住了地球上越來越多的熱量,促使地球變得越來越暖,地球上,如南極等封凍區開始消融,地球上的季節變換和降水規律正在被打亂,地球上的海平面正在上升。

 科學家們大聲疾呼,一旦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了每100萬千克空氣中含450千克的二氧化碳這個「臨界點」,地球將面臨滅頂之災。不減排,意味著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就有可能不斷升高,地球距「滅頂之災的時間就只有35年」。乍一看,這帳算起來一點也不複雜。可遺憾的是,我們這些在理財的時候,能把帳算到一毛一分一厘的人卻沒有幾個人會算,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學著算一算這筆帳。比如說: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出門肯定要比擠著公共汽車去上班更方便更快樂。可是有幾個人會為減排二氧化碳而不開私家車出門呢?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地球變暖,是需要每一個地球人都為此共同付出努力的事業。只有在每一個地球人,都學會了對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精打細算之後,地球變暖的步伐才有可能放慢。

 這些年來,人類提醒自己不知多少次了,自己千萬別成為滅亡自己的物種?可令人擔憂的是,人類常常嘴裡說的和手中做的並不一樣,不少人似乎並未因此而醒悟。

你「碳中和」了嗎?

 當「全球變暖,人類可能因此滅亡」以一種不可逆轉的方式決定著人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時候,這世界上每一個「活著」的人,在張嘴呼吸的時候,都共同「呼吸」到了一個不再陌生的字眼——「碳中和」。

 「碳中和」是一種通過計算自己日常生活直接或間接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並計算出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後付款給專門企業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行為來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的「自然生存方式」。據科學家的測算,一個人的日常起居每年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總量,足足可以充滿三個熱氣球。

 眾所周知,在原始時代,由於原始人對動物和植物的消耗率大大低於他們本身的自然淘汰率和繁殖率,自然生態系統所受到的創傷幾乎是在瞬間就恢復的。可對於現代人而言,別的不說,就說歷經幾億年的漫長歲月,才形成並永不再生的石油、它現有的蘊藏量又能維持人類高享受的生活到何時呢?

 科學家證明,人至少得經過300萬年的進化,才能進化成現代人的模樣。在這個進化過程中,人類與自然曾經歷過一段漫長的較量和磨合的過程。由此我們不能不問這樣一個問題:幾百萬年以來,大自然的災難都未能把人類的進化扼殺在搖籃之中,難道進入現代工業文明才幾百年的人類卻要用自己的手來扼殺自己嗎?

 每一次,筆者從有關媒體上讀到森林銳減、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字眼之後,我最想說的話總是:人啊!你「碳中和」了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