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內地樓市遭遇最冷黃金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12]
放大圖片

 ■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內地樓市全線疲軟,進入10月,購房者仍陷於深度觀望,慣例的「金九銀十」已成黃粱一夢。圖為福州開發商在房展會上打出「買房送車」的誘人廣告。 新華社

 「十一」黃金周本是房產界「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但今年,內地樓市並沒有出現地產商和投資者期待的銷售回暖。9月以來,全國樓市成交量持續在低位徘徊,同比去年連五成都不到,上海等城市的多個樓盤甚至出現整月「零成交」;十一長假,京滬深穗等一線城市的成交量不約而同降至歷史新低。在金融海嘯的大環境影響下,中國樓市跳過金秋,直接墮入「寒冬」。

深圳:40%地產中介倒閉

 曾於去年8月創造了中國房價之最的深圳,今年8月份,房價從每平方米18000元的均價跌至11000元的半空;而價格跳水的同時,成交量也出現大幅度萎縮,這對地產從業人員的打擊不言而喻,但與其他大中型城市不同的是,深圳的地產中介寒冬已歷時近一年之久。據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深圳的地產中介行業,無論是大中型公司還是小型公司,全都處於虧損狀態。保守估計,目前深圳已有40%的房產中介關門歇業。

 深圳中原地產總經理李耀智表示,深圳同上海或其他城市不同,其成交量從去年9月起就已開始下降,所以該公司的裁員已持續了近一年,現在留守的從業人員日子也非常不好過。他說,很多員工每天打近百個電話,但看樓的人卻還是寥寥無幾。這與去年他們每天接上百個要求看樓的電話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深圳中原地產公司分行經理李先生說,他於06年底在福田區竹子林買了套78平方米的房,價值近90萬。目前因經濟壓力,不得不以80萬左右賣掉房子套現。他表示,他身邊80%的朋友,都想把房子賣了套現,卻因虧損太多不划算,只能自住,有的甚至被迫斷供。

 據了解,隨著市場持續低迷,深圳絕大多數地產中介人員都或主動或被迫的開始「退場」。一家中小型地產中介公司職員肖先生說,目前整個行業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該公司已陸續關閉了好些店舖,本來的1000多名員工,現已辭退了900多。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熊君慧、李昌鴻、實習記者 蔣偲

北京:3個月賣出一套房

 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北京一手房市場銷情不佳。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降近4成,而在銷出的1,988套住宅中,限價房佔781套,另有622套是經濟適用房,商品房實際銷售僅為585套,日均銷售不足84套;二手房成交僅47套,比去年同期急跌六成多。此外,高端住宅方面亦未能倖免,三季度北京過半數豪宅樓盤銷量在個位數,銀泰中心、慧安華庭、天安天地大廈、新天嘉園4個樓盤在上季度更只賣出1套住宅。樓盤銷情低迷,導致地產經紀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寒冬。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僅中大恆基就關閉了300多家門店,加上順馳等其他中介公司,北京約有600至700家中介公司門店關閉。在業內頗有名望的海淀一家著名中介公司副總余先生直言,5月份他們僅成交5套房子,6月起來看房的人少而又少,買家討價還價後,房子總價可以當場降下一兩萬,這在數月前是不可能的。此外,銷售人員的收入也從04年的每月輕鬆過萬直插到如今的每月3,000元,而就這,還要分分鐘擔心被裁員,徹底去「喝西北風」。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李雪穎、實習記者張一墨

廣州:將減少宅地供應

 面對經濟大環境的急劇變化,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下半年肯定停止供應限價房用地,同時也會放慢土地出讓節奏,減少住宅用地供應。

 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地產市場管理處處長陳大旺表示,廣州房價經過調整,已跌回一年前水平。他指出,今年6月至8月,廣州一手住宅成交量已經恢復到60萬平方米的水平;1至8月廣州租賃市場成交量同比上升三成;去年10月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11574元,今年8月的一手住宅成交均價則是9078元,相當於去年8月份水平。樓市調整近一年來,房價是緩慢向下的,並未出現急降。「這些都顯示廣州住房有著剛性需求,年底廣州樓價不可能出現大的下滑。」

 他透露,廣州暫不考慮出台刺激購房的措施,但在土地出讓方面已經做出了調整。今年土地供應計劃為2.5—4平方公里,中間有伸縮性,目前住宅用地供應可能不會達到4平方公里,但會完成最低的2.5平方公里的供地計劃;政府部門目前正考慮減少住宅用地的供應,但會增加商業和服務業用地的供應。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趙鵬飛

成都:業者稱樓價已觸底

 剛剛結束的成都市第32屆房交會,到場諮詢人數達67.5萬人次,略少於去年同期。房交會共成交各類房屋3134套,成交面積29.6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5.8億元。與2007年房地產火爆時的秋季房交會相比,成交套數少了217套,但成交金額卻多了近1.8億元,反應出樓市仍存在剛性需求。此外,成都周邊二級城市如德陽、廣元、北川、綿竹、彭州的購房客群成為本屆房交會的一大亮點—因為地震的影響,成都市的安全性相對凸顯。

 優惠促銷成為本次房交會的主旋律,是歷屆房交會優惠措施最廣泛的一屆。其中,價格調整幅度最大的是三環以外的樓盤,降幅達20%至40%,三環內的樓盤,一般只有幾個點的優惠,並沒有公開降價。成都融創置地有限公司副總楊麗說:「目前的樓價已基本觸底,上半年積蓄的需求量在下半年會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在採訪中,近七成開發商對於成都未來的樓市持冷靜態度,認為未來2年內都是一個調整期,但是總體趨勢還是積極向上的。 ■本報駐四川記者 羅揚

重慶:成交量一周跌八成

 據美聯物業提供的數據顯示,重慶本周商品房僅成交699套,較上周劇減2524套,跌幅達到八成,其中渝中區成交套數環比下降95.12%,建築面積環比下降98.09%。在價格方面,本周成交均價達到每平方米4514.53元,比上周提高了26.41元,但各區升降幅波動較大,其中降幅最大的九龍坡區,成交均價每平米少了1175.60元。

 10月7日,一位署名「鋒言風語」的網友撰文稱,重慶房價還有30%的下降空間,引起軒然大波,網友們紛紛表示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不買房運動」蓄勢待發。

 DTZ戴德梁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重慶主城區商品房成交面積近600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20.3%,預計此趨勢還將持續。此外,房地產公司將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困局,打折促銷,加速資金回籠將是必然選擇。 ■本報駐重慶記者 徐家強

冀吹政策暖風 滬豪宅貴六成

 【逆風而行】經過一輪瘋狂大跌,降息和二套房貸鬆綁的傳聞又為內地樓市吹起政策暖風。作為當地樓價標桿的上海豪宅價格,第三季度出現了不降反升的局面。

 39,800元/平方米,位於上海市中心盧灣區的永業公寓二期,8月26日推出134套物業,報價較去年6月還要高出66%;成交均價36,657元/平方米,漲幅高達58%。

 不單是永業公寓二期,上海3萬元/平方米以上的豪宅,都顯示出較強的抗跌性。上海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9月豪宅數據顯示,高檔公寓跌價比例只有27%,超過七成的樓盤報價上漲或維持原價。而當地成交均價排名前十位的高檔樓盤中,亦有7個出現上漲,三個跌價樓盤價格跌幅分別只有4.4%、0.8%和2.2%。

有價無市 成交量縮七成

 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認為,上海本輪房價下跌,主要是對過去一年漲速過快的樓盤擠壓泡沫,但對擁有穩定高收入客戶群的高檔樓盤影響有限,這是豪宅價格堅挺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售價高達10萬元/平方米的湯臣一品和8萬元/平方米的翠湖天地嘉苑,也為報價4萬左右的豪宅保留了升值空間。有專家甚至稱,明年3、4月份上海樓市全面回暖已然可期。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雖然豪宅價格高漲,但上海三季度豪宅成交量卻跌到了516套,與二季度的1,918套相比,跌幅高達72%。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 凌馨

上海:10萬經紀人減至4.5萬

 與上海高價房堅挺的價格成反比的,是12000家地產中介門店現已「蒸發」將近一半,10萬地產經紀也銳減至4.5萬人水平。上海樓市「寒冬」中,地產中介成為最早被「凍死」的群體。

 「我是過完春節離職的,到現在舊同事已經全都走了,連店長都換了好幾撥。」地產經紀華玲僅說,「去年上半年我在無錫也是做地產經紀,每個月能掙2000多不到3000元;去年11月到上海工作後就從沒完成過工作量,每個月都拿不到提成,只有1000多元底薪。」

 據統計,今年前6個月,上海二手房市場總計成交僅7萬多套,以12000家門店數計算,平均每家門店月成交不足1套,單月「零成交」的情況大量湧現。一些中介迅速收縮,「滿堂紅」在浦東的15家門店已全線撤離,合富置業則將在滬門店數由95家調整至75家。就連當地最大的地產中介中原地產,也已推出了「瘦身」計劃,預計現有的3000名員工將裁員15%。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凌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