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果金增至千元 須查家產惹爭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16]
放大圖片

 ■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到立法會宣讀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不少市民在時代廣場駐足收看。本報記者潘政祁 攝

 【本報訊】(記者 聶曉輝)施政報告對社會要求提高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作出回應,稱當局有意將生果金提高至1,000元,但須改變生果金的長遠申領制度,今後新申請的個案或須通過資產或入息審查,但現已領取生果金的長者將不受新的審查制度影響。當局指出,上述建議仍在研究階段,最終定案仍有待年底完成檢討時決定。

 施政報告指出,社會各界及政黨要求將高齡津貼金額增至1,000元的建議,相當合理。但本港人口急劇老化,65歲或以上長者人數將在2033年增至217萬,約為現時的2.5倍,考慮到政府財政資源有限,必須將資源用在有需要的長者身上,沿用多年的高齡津貼亦須作出改變。

政策著眼在可持續性

 消息人士指出,當局建議今後65歲或以上新申領生果金的長者,須通過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才能領取高齡津貼,金額則由現時的625元(65至69歲長者領取的高齡津貼金額)及705元(70歲或以上長者領取的高額高齡津貼金額)劃一增至1,000元;現時已領取高齡津貼的長者則毋須接受審查,金額同樣可以增至1,000元。(假設不同情況下的申領情況見表)

 對於有指新制度對現時未滿65歲的長者不公,造成分化,當局強調,「高齡津貼計劃」原意並非為照顧長者生活基本需要而設,貧困長者的生活仍可透過綜援網得到保障;而且當局已在過去半年先後額外發放合共超過6個月的高齡津貼予有關長者,相信可以暫時紓緩有需要長者的生活壓力。

離港限制料將放寬

 消息人士亦承認,「針無兩頭利」,當局著眼點是政策的長遠性,亦不介意現時合資格但未有領取生果金的長者,趕在新制度推行前申領生果金。另一方面,政府亦會研究是否進一步放寬領取「生果金」的長者,每年可以離開香港不多於240天的限制。

 現時每月有6.8萬名65歲至69歲長者領取625元高齡津貼,佔該年齡組別人口的30.9%;每月領取705元高額高齡津貼的70歲或以上長者則有40.7萬人,佔該年齡組別人口的61.2%;政府2007至08年度涉及的有關開支達37.84億元。消息指出,如按照現行制度,2014至15年度涉及的有關開支將增至44億元;如參照建議,劃一將高齡津貼金額增至1,000元,2014至15年度的有關開支將增至64億元。

 此外,現時申領高齡津貼的65至69歲長者,須接受資產及入息審查,單身人士的資產(不包括所住物業)及每月入息上限分別為16.9萬元及5,910元;夫婦二人的資產及每月入息上限則分別為25.4萬元及9,740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