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山東神秘骨刻文 料改寫文字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21]
放大圖片

 ■劉鳳君教授(右)和山東省昌樂縣民間收藏愛好者肖廣德(左)對於發現「昌樂骨刻文字」,都出了不少力。

本報駐山東記者:殷江宏 實習記者:譚新道

 以安陽甲骨文為代表的殷墟的發現,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殷墟甲骨文亦被認為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文字」。近日,在山東省昌樂縣發現的一種神秘骨刻圖案引起考古界的關注。有關專家表示該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並正式命名其為「昌樂骨刻文」。這意味著中國古文字的出現時間將大大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國文字發展史亦有可能會發生改變。

 2004年,山東省昌樂縣民間收藏愛好者肖廣德在龍山文化遺址上搜集文物時,偶然從當地農民翻過的土地裡找到一塊牛肩胛骨,回家清洗後發現骨上刻有圖案。肖廣德沒有想到,這次偶然的發現,竟然會引起考古界的廣泛爭議。

山東農地 偶獲刻圖牛骨 

 從2004年到2007年,肖廣德先後在昌樂縣袁家莊等龍山文化遺址上搜集了100多片帶有圖案的獸骨。期間他曾專程到濰坊、北京等地找有關專家進行鑒定,但多數專家認為這些圖案是腐蝕或者蟲蛀的痕跡,或者是後人刻上去的。2007年7月,肖廣德帶著七塊獸骨找到了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憑借多年的專業研究鑒定經驗,劉鳳君意識到這批資料極為重要。

獨具慧眼 教授親察百骨

  次日,劉鳳君教授即駕車趕往昌樂,在肖廣德家裡看到了事先在桌子上擺好的一百多塊刻有圖案的骨頭。據劉鳳君教授回憶:「那天整整一個下午,我都在觀察分析這些刻字的骨頭。這些獸骨大多是牛的肩胛骨、肋骨和肢骨,還有部分是鹿骨和象骨。大象確實在山東地區生存過,但在商代初期就已逐漸南移。這說明這些骨頭至少會早於殷商時期。」

獸骨多圖 料乃記事文字

 據劉鳳君教授介紹,從這批骨頭石化程度、顏色、黏合度等判斷,其年代大約是距今四五千年的龍山文化時期。而肖廣德收集的同時出土的骨耜、骨刀、骨錐以及磨光黑陶片和鬼臉鼎足等物品,亦屬於龍山文化中晚期的典型器物或殘件。由於這些獸骨上面刻畫的圖案很多,有的上面有上百個,有的只有一兩個,而且多為豎排。劉鳳君認為這應該是一種記事文字,「只有文字才有可能這麼集中大量出現」。

  劉鳳君表示,這批「字」的造型特點介於大汶口文化刻畫符號與商代安陽甲骨文之間,特別是這些「字」有一些近似微刻,和同時期良渚文化玉器微線雕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劉鳳君認為這批刻「字」的骨頭應為山東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距今約4000—4500年。由於當時山東地區正處於東夷人居住時期,因此這些文字很有可能就是東夷文字。甚至安陽甲骨文就可能是延續著這些脈絡,幾經演變和發展而成。據悉,此前在昌樂縣周圍的鄒平、桓台、壽光等地,以及江蘇高郵和西安等都已發現過早期文字,遺憾的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