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於Accumulator為投行與客戶近年興起的場外交易,因此無需證監會核准。圖為香港交易所。 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林德芬)玩Accumulator玩出禍,早前很多所謂「專業投資者」亦損手,證監會接獲僅逾10人便勁蝕10億元之投訴,市場人士估計有關的Accumulator金額達到數以千億計,但皆因大部分投資者都是有頭有面的人物,同時又是「你情我願」之下簽約的,輸了只好「啞巴吃黃連」,故此投訴者較少。不過,仍有市場人士批評,證監會對私人銀行及投資銀行的監管不力,令投資者受到重創。
玩家有頭有面 啞巴吃黃連
但事實上,Accumulator這種新設計的衍生工具,一直存在灰色地帶。由於Accumulator是一種以合約形式買賣的衍生產品,為投行與客戶近年興起的場外交易,現時證監會將擁有800萬元資產的投資者定為「專業投資者」,因此他們和私人銀行間的投資行為,則無需證監會核准。
不過,很多買了Accumulator的投資者雖然擁有800萬資產,但多屬退休長者,有些雖有專業、學識、擁有財富,卻是投資門外漢,只信賴銀行理財顧問進行投資,因此最後在銀行游說下,而買入這類產品。同時,部分投行為吸納一些小投資者,已將合約「拆細」至數十萬元已可以入場,Accumulator的市場環境已發生改變。
市場人士指,這事件反映了「資產多寡」和「專業投資者」並無必然關係,所謂「擁逾800萬資產便為專業投資者」的界定,雖然已訂立多年,與今年的投資環境不相稱,對投資者甚不公平,今次事件充分揭示了有關定義的漏洞,質疑「專業投資者」的定義是否應該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