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詹啟賢 醫科的不能承受之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22]
放大圖片

詹啟賢在四川參與災後重建。

文:梁小島 圖:由受訪者提供

 今年5月底,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訪問大陸,在一次會見中,他特地為一名缺席的團員做了解釋,因為要參與四川大地震的救災和重建工作。此人便是國民黨副秘書長詹啟賢,「9.21」台灣大地震時任衛生署署長的他,曾負責了所有的醫療急救和重建工作。

 「因為親歷過類似的情況,知道緊急階段是什麼,後面要做些什麼,就和災區當地政府交換意見。我們除了在川北設有醫療站救濟點外,還有7、8位骨科醫師在華西醫院一起開刀。」

 「我們都是在第一線的,不是(和領導)照個相就回來,我不做那種事。」他對記者說。

 8月中,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與亞太台商聯合總會聯合舉辦了一場講座,特別請來詹啟賢做「醫學與人生」的主題演講。雖然早在去年8月,他從台南最大的醫療機構奇美醫院院長位置上隱退,但對於「3.19」陳水扁槍擊案中,他見證當時的經歷,仍是現場聽眾最好奇的部分之一。也許,解釋和澄清已太多,他選擇小心回避。「這次我是來香港度假,不談政治。」聲音依舊雄渾有力。相比之下,他更關心社會文化,於是欣然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

受命於危難

 在文華酒店見到詹啟賢和太太,記者要了一杯橙汁,詹啟賢立即就說,「怎麼喝得這麼簡單?」記者曾聽到有關他鍾情不加水、不加冰塊的純威士忌的說法,猜想他指的是不醇厚。年已六十,詹啟賢依然神采奕奕,滑雪、打高爾夫,都是最愛。「也不全是因為學醫才注意身體,也是興趣,喜歡運動。」換句話,喜歡有變化的充實生活。

 所以,儘管退了休,詹啟賢的醫療事業卻沒有停歇,08年他受邀加入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一個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教育的民間佛教團體,擔任醫療及教育志業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們(慈濟)在醫療和教育的志業越來越大,在台灣已有6家醫院和1所大學,正是發展的關鍵。我主要幫他們整合資源,建立制度,讓他們能夠健全、有序的發展。我覺得對社會有意義,儘管面臨困難,他們來找我,我也接受了。」

 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台灣國光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也是剛剛上任幾個月,致力生產流感、腦炎、小兒肺炎等生物疫苗,也針對亞洲地區共同面對的流感疾病如禽流感、SARS等,尋找各種合作機會。但他當初接手國光時,公司卻正面臨著資金募集的巨大困難,是一個燙手山芋。

 「這事要是做成的話,對社會是正面的,而且我們不做就沒人做了,這需要找到資金,需要執行力去貫徹。」「從來都是別人找我,不過做不做則由自己決定。」不過,兩度出任奇美醫院的院長職務是例外。

 1989年,詹啟賢剛過四十歲,經過在美國16年的專業磨礪,他已當上了加利福尼亞一家大型醫院的外科部主任,順風順水,卻遇上中年危機,一心想做個改變。1990年,他放棄美國的高薪,回台發展。第一站便是奇美醫院的前身逢甲醫院,出任副院長兼外科主任,第二年升任院長,短短幾年內便令醫院轉虧為盈,不僅將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到2004年該院更成為南台灣最大型的醫療機構。

 1997年,詹啟賢出任衛生署署長,被他稱作是「從微觀醫術到宏觀政策」的轉向。其實,他還在美國時已做好了對管理的準備。「那時候美國在醫療的支出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在抱怨,於是管制的措施開始受重視,對於專業和管理的關係,我不明白,因而決定去上MBA。」

 回到台灣,他發現面臨同樣的問題。「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是以計劃經濟的方式去做的,可是台灣是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這裡面必然存在衝突。我的看法就是在這兩種體制中找一個平衡點。」

 詹啟賢在任期的三年內,推動了二十二條與醫療改革相關的法案;完成多項重大醫改政策,還奠定了台灣急診重症及檢傷制度的醫療基礎等。

醫學與人生

 詹啟賢家族五代行醫,當年他要填志願表,被父親搶過來,在所有空格裡寫「醫科」。起先抗拒,後來接受了。如果不做醫生,自己會選什麼?「我會去念法律,個性上也符合。我喜歡邏輯清楚,前後一致,分門別類。這幾年來,也發現自己黑白分明,對不好的事情比較不能接受。」

 只是,從醫之路卻並不順利。當年在美國為了取得行醫認可,他專接急診室的活,一天24小時,隨叫隨到。還有,要常常與死神搶時間。曾經他為了讓病人心臟復跳,要直接將手伸入病人胸腔,按壓心臟,於是疑惑生命與靈魂的存在。「哪有那麼容易,但是要突破困難,如果不樂觀就什麼也不用去做了。」

 詹啟賢因為訪問時穿休閒裝,不願意現場影相,太太笑說他一遇到嚴肅場合,便不會拍照了。也許,他希望鏡頭前後都能保持一個樣,當然這樣很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