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少人都認為,現在正是中資「收購美國」的最佳時機。不過,究竟「收購美國」是否全無風險?日本的先例,相信可作借鑑。
1985年至1990年間,日本企業瘋狂併購美國資產,僅500億日圓以上的交易就有17宗。最高峰時,就連堪稱美國地標的洛克菲勒中心亦被日本企業收入囊中。
1985年9月,日本礙於美、英、德等國的壓力,與這些國家簽定著名的「廣場協議」,提升日圓的幣值。簽後僅3年,日元幣值差不多上升了三倍。
日圓急劇升值導致日本賴以立國的出口部門嚴重受損。日本企業被迫轉向海外擴張,此動向恰好又與美國國內主動謀求的產業調整一拍即合,日本企業因此盲目地大量收購了美國地產、期貨、股票等。
到了1989年,日本人購買美國資產達到了頂峰。其中,三菱公司以14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國家象徵——洛克菲勒中心;同年的6月,新力公司以34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娛樂業巨頭——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不過沒多久,日本人就要承受盲目收購美國資產的苦果。三菱公司在購買洛克菲勒中心後不久,就因為經營不善,難以承受巨額虧損,不得不以半價再次賣回給原主。及至1991年後泡沫破滅,拖累日本經濟開始步入長期衰退,且一路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