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深港對壘中英街 國營承包開先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30]
放大圖片

 ■建國初期,中英警衛在中英街界碑兩側「對視」。

 改革開放初期的沙頭角中英街,街道兩旁商店一邊屬於香港,另一邊屬於深圳。明眼人發現,香港那邊的商品琳琅滿目,營業時間從早到晚,服務態度又好;深圳這邊的商店都是國營開設,品種單一,員工早上9點上班,10點執拾貨品,中午吃飯休息,下午2點才正式營業,門前冷冷清清。

一包就活 利潤翻十倍

 這其中就有沙頭角綜合商店,這個當時深圳在沙頭角最大的國企,年利潤上繳財政僅55萬元。1982年,深圳分管財貿的市政府副秘書長兼財貿辦主任李定到沙頭角綜合商店調研,問員工為什麼不學習香港模式?員工回答,香港人賺錢多了是自己的,而深圳的經理月薪僅只有36元,員工20多元,且做多做少,做好做壞,有錢賺沒錢賺都一樣。

 李定調查中還發現,這麼大的營業面積,每年只上繳55萬元,如果完全按照香港經營的辦法,一個月就可以上繳50萬元。於是他提出:誰能完成這個任務,就當總經理,工資可以從月薪30元提高到350元,員工從20元提高到250元。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不可能」,還嘲笑李定,說他是軍隊轉業幹部,不懂商業。但李定堅持要做。因涉及到人事問題,他請示時任市委組織部部長的歐陽杏後,綜合商店開始改革。最後換了何能勝當總經理,老經理則轉任黨支部書記。沙頭角綜合商店從此成為深圳第一家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企業,開始完全按照香港模式經營,第一個月就盈利80萬元,除了上繳50萬元還餘30萬元。第一年總共上繳了600萬元,還存了200萬元,其後企業還興建了商業大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