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紓緩信貸緊張 政府多作承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07]

金管局昨再雙管齊下,創造寬鬆的信貸環境:一是安排兩個優化措施,將銀行有抵押有期貸款的最長期限由1個月增至3個月,並將該有期貸款的利息調低於同期銀行同業拆息水平;二是再向銀行體系注資38.75億港元,令銀行體系的總結餘增至378.15億港元的4年半來新高。

我們認為,儘管金管局通過優化措施向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並大量增加銀行體系總結餘,但銀行仍然不放鬆信貸,是因為問題的癥結不僅僅在於銀行體系的資金是否充裕,而且在於銀行依然深憂風險,不願借貸,導致拆息高企。因此,要有效鬆動融資市場,為經濟注入活力,當局有必要考慮為銀行分擔更多風險,一是將中小企貸款擔保額由5成增加至7成;二是考慮由作為公營機構的香港按揭證券公司購入部分優質的銀行中小企貸款,以鼓勵銀行借錢予中小企。同時,為了防止銀行以低息從金管局拆入資金,再購買高息債券盈利,藉此將政府的補貼轉換成自己的利潤,金管局應該規定,銀行向金管局借出的低於同期銀行同業拆息水平的有期貸款,只能限於中小企貸款,確保公帑不被濫用。

為紓緩信貸市場緊張,金管局近期已4度向市場注資,銀行體系的資金已經相當充裕。然而,同業拆息雖然在連番注資下稍為回落,但3個月利率依然遠高於正常水平,反映銀行間仍不願意拆借資金。同時,銀行又收緊對樓宇及中小企的貸款,這顯然與銀行的資金緊絀無關,主要是銀行憂慮未來經濟前景不明,恐怕貸款成為呆壞賬,影響資本充足率。有業界人士指,在目前情況下,銀行以低息從金管局拆入資金,再購買高息債券,盈利比貸款更加可觀,風險亦不大,銀行自然紛紛收緊借貸,甚至更要逆市加息,以擴大息差。

過去,本港銀行由於息率高,息差大,每年都為銀行帶來龐大利潤,這亦導致銀行在跟隨美國調整息率時,往往是加快減慢,令港美息差不斷擴大。隨著各國連番出手救市,銀行間的拆借市場開始解凍,加上在各國政府的推動下,銀行已恢復對企業及業主的借貸。反觀香港,銀行資金並不比其他地方緊絀,但當局的注資不僅未有惠及經濟,讓中小企及業主得到資金應急,反成了銀行的豐厚利潤。中小企與樓市是本港經濟的兩大支柱,兩大支柱失救,不僅令到失業率大幅上升,亦將嚴重影響經濟穩定,銀行亦難獨善其身。

際此非常時刻,銀行不應再以過往的高息差、高盈利為標準,而應務實調整利潤預期。同時,針對銀行因經濟前景不明而不願貸款,當局可多作承擔。金管局可設立一個貼現窗優惠利率,比現時利率低50點子,銀行如要以優惠利率拆出資金,必須將資金貸款予符合條件的中小企,並要提交資料供核實,以達到放水救市的目的。同時,當局應將中小企的貸款擔保由5成調高至7成或以上,不過申請7成擔保的中小企,必須經銀行及政府委托機構的雙重審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