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印關係演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1]

 ■汪 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為了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中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印度是南亞舉足輕重的大國,又是中國的近鄰,雙方有幾千公里的邊界線,發展中印關係是中國營造周邊和平環境、維持西南邊陲和平與穩定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977年,人民黨在大選中獲勝,組成印度獨立以來第一個非國大黨政府。人民黨上台後,為改善中印關係作出了努力。1979年2月,人民黨政府的外交部長瓦傑帕伊訪華,這是20年來第一位訪華的印度外長。1981年中印建立了副外長級的官員定期會晤機制。通過這一機制,雙方不僅討論邊界問題,還討論文化交流、經貿和科技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等,增進了相互了解,推動了一些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兩國關係近30年來有顯著改善

 中印關係到20世紀80年代末有了明顯的發展和改善,1988年12月,印度總理拉甘地訪華,雙方同意以「互諒互讓、相互調整」作為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並且同意邊界問題不應成為發展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障礙,標誌著中印關係基本實現了正常化。1991年12月中國總理李鵬訪問印度,恢復了中斷數十年之久的高層互訪。

 1991年拉奧政府上台後,對內實行經濟改革,加速經濟發展,對外推行以經濟外交為重點的全方位務實外交。因此調整對華政策、發展中印關係成為印度國家總體戰略的一部分。1993年拉奧總理訪華,雙方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協定》。1996年11月,江澤民主席訪印期間,中印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等四項協議。2000年印度總統納拉亞南在中印建交50周年之際訪華,雙方達成了「增加人員往來、開展經貿合作、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和配合、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等四項共識。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印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高層往來保持了良好勢頭。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兩國總理簽署了《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明確了發展中印長期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指導原則。2004年5月,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陣線政府上台後,印度政府對華政策保持了連續性。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印期間,兩國總理簽署了聯合聲明,宣佈建立中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06年11月,胡錦濤主席訪問印度期間,雙方發表的《聯合宣言》強調雙方將促進兩國戰略夥伴關係朝著更具實質性的方向前進。2008年1月印度總理辛格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了「印度和中國關於21世紀的共同展望」等一系列文件,表明雙方將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在重大國際事務中有共同利益

 中印同屬發展中國家,在重大國際事務中有共同利益。中印兩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實力的提高,為發展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印兩國先後從1978和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以來,兩國經濟改革之路並不完全相同,但有很多共同之處,無論在上世紀90年代發生的金融危機中,還是在當前世界金融市場動盪的形勢下,中國和印度仍保持了平穩和相對快速的增長。

 中印都需要到海外尋找油氣資源,在爭取海外油氣資源問題上,中印已步入共同開發軌道。中國已成為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2007年中印雙邊貿易額超過370億美元,中國公司在印度工程承包總額已達120億美元,中國企業對投資印度鋼鐵、電力、家用電器等部門顯示出濃厚興趣。

 為了加快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縮小內地與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中國加大了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力度,積極推動邊境貿易,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收更多的外部資金、技術和人才。印度具有參與中國西部開發的地理優勢和邊境貿易的豐富經驗,中國的西部大開發為中印經貿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