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曾被嘲「(也+母)(也+母)地」 男生不再介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2]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學生紓緩情緒有法,自然可更愉快地學習。龍翔官立中學是參與中學精神健康課程先導計劃學校之一,過去2年於中二級生命教育課推行。修讀學生均指,課程令其認識自己的負面情緒。原本動輒因成績不好而撕破試卷的「躁底」學生,學懂接受自身不足;亦有學生雖被同學取笑「(也+母)(也+母)地」,卻不再介懷,反而從中發掘自己的優點,「至少我不會像一些『大男人』般死要面,我會願意和別人分享自身的困擾。」

「我不會像『大男人』般死要面」

 曾參與該精神健康課程、就讀中三的肖立達稱,過往與家人溝通出現問題,經常「面阻阻」,從課程中學懂退一步去想,放開懷抱,漸漸令家庭關係改善,即使被同學取笑行為「(也+母)(也+母)地」,他也未有介懷,反而能以正面思維,肯定自己個性中的優點。

 他的同學吳景權則表示,未參加有關課程時,每遇到學習問題時均會「好燥」,成績欠佳更不懂面對父母,曾多次把試卷撕破逃避父母的責問,但他指「課程令我知道考得差不一定是丟架的事,既然有盡力,下次畀心機便可以了」,學懂紓緩情緒。

 負責教授課程的老師陳家威指,一個課程雖未必足以扭轉學生的人生觀,但有助提升其自我排解困難的能力。他舉例指不少男生平日「柴娃娃」,表面很樂天,其實內心存在心事,難宣之於口,但有關課程鼓勵了學生打開心扉。他滿足地指:「開學時全班只有數人主動找我傾談,學期尾卻有三分二人習慣定期與我閒談或傾吐心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