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魏德聖 失意人說失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8]
放大圖片

 與魏德聖談自己,他沒有保留:「去年……前年開始,我自己正是陷入這種情況。」記者問他,為甚麼《海角七號》裡的主角,都是失意人,導演這樣回答。

 入行15年,當過楊德昌的副導(《一一》),當過陳國富的副手(《雙瞳》),魏德聖最終孤注一擲,借下巨款拍攝首部長片《海角七號》。

 「自《雙瞳》之後,大概是五六年前吧,我一直覺得很憤怒,很不甘心。我覺得已經裝備好自己了,但是卻沒有一部真正代表自己的作品可以公映,這種憤怒與不甘心一直累積著……但是不甘心或一直抱怨也沒用,就想怎樣去面對,就有了這部電影。」

 《海角七號》描述失意的樂團主唱阿嘉回到南部家鄉恆春,終日無所事事,甚至連頂替老郵差茂伯送信,都在房內堆積了數百封未送出的信件;日本歌手來恆春辦演唱會,阿嘉繼父爭取到由本地樂團擔任暖場樂隊,於是馬上舉辦樂器表演,挑選樂手組成樂隊,引來交通警員勞馬、汽車修理員水蛙等參與,最終成形的隊型,甚至有老邁的茂伯,和十來歲的女童大大。失意於模特事業的友子負責監督這隊樂隊的練習,她與阿嘉如火星撞地球,卻無意發現阿嘉拆掉的一些寄不出去的信件,是來自六十年前一名日本人,寫給居住於恆春的愛人的情信,這些寄不出去的情信成為一個遺憾,友子要阿嘉答應她,把信送到收件人手中,讓遺憾消失。

 片中聚集在南部的,如從日本到台灣發展的「前模特兒」友子,如樂團主音阿嘉,如勞馬、水蛙等,全部都是事業或愛情上的失意人。「我把自己的失意放在不同的角色身上。」魏德聖說,他本身便是台灣南部人:「台灣的城鄉之別很分明,中南部、東部等地方的年輕人,一畢業就要到城市裡打拚,城市就是絕望與希望的代名詞,你要麼成功,要麼失敗。我經常看到一些被城市打敗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從此成為沒有靈魂的人,每天只是喝酒聊天打屁,就這樣混下去。」

 「有一段時間我沒有工作,就去接一些案子來做。其中有去訪問一個部落的老人家——那個部落只有幾十年,最年輕的是六十幾歲,但是他們很努力在鋸木、改建房子,想把當地的經濟帶起來,讓外面的人到那邊吃到那邊住,是因為他們希望能夠讓他們的孩子回家,在那邊工作就可以賺到錢,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與父母離得那麼遠。」

 魏德聖說:「有時候年輕人很容易被環境打垮,但老年人卻很頑強。」像片中被城市打敗的阿嘉,成為了一個沒有靈魂的人,整天只是混生活,但堅持要有當地樂隊的代表、努力爭取要在舞台上表演的茂伯,成為夢想的最後堅持者。

 「我其實很貪心,把自己所看到所想的都放進去。」於是魏德聖在這個關於失意人回鄉尋找新的價值的故事中,用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包裝,突出片中對夢想的堅持。

 「本來只是想用夢想來包裝,但後來想到說這個夢想背後,用一個愛情來支撐會更好。」於是他有了一疊寫於六十年前的情信:「六十年前一個愛情的遺憾,在六十年後產生一個新的價值。」

 影片一開始便帶出不同的人物,勤快的小米酒推銷員,暗戀老闆娘的水蛙,交通警員勞馬,友子,阿嘉。「他們就像各種顏色混在一起,成為一個混濁的,很難看的顏色,然後我用一場喜宴的戲,用酒把這些顏色都還原出來,讓所有角色去面對自己的脆弱,只有面對自己的脆弱,他們才有可能去消除心中的遺憾。」

 於是,阿嘉拆開的情信訴說六十年前一個日本人對台灣姑娘(也叫作「友子」女孩子)的思念,卻因為當年的政局而無法結合,這個遺憾在六十年後,阿嘉與友子二人的相愛,令到這段同樣來自台灣和日本的跨國愛情產生新的價值。

 影片結尾,日本歌手中孝介與阿嘉一起在舞台上,用華語和日語唱出同一段童謠:「男孩看見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清早盛開真鮮美,急忙跑去近前看。愈看愈覺歡喜,玫瑰、玫瑰、紅玫瑰,荒地上的玫瑰。」

 魏德聖說,這首童謠就是愛情的原點:「愛情就是,男孩看見玫瑰,並且互相愛上對方。純粹的愛情是無關國籍、地域、政治的,而是我愛你,你愛我。」他選擇了這首舒伯特作曲,歌德作詞的《野玫瑰》,亦因為在台灣和日本,這都是耳熟能詳的歌曲,但他沒有說出口的,是這首童謠接下來的歌詞內容:「男孩說我要採你,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說我要刺你,使你常會想起我……男孩終於來折它,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著也不理,只好由他折取……」愛情的背後,亦是現實的殘酷與壓抑,是傷痛背後所隱藏的夢想。

 「最後我讓這些情信回到那個叫『友子』的老婆婆手上,是讓這一段六十年前的遺憾得以完滿解決。」魏德聖說,「失意的阿嘉回鄉,也尋找到新的價值。」 上映日期:11月20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