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潮水般湧入戲院的國人鑄造了上世紀80年代內地電影市場的空前繁榮。與70年代末的情況不同,開了幾年的「眼界」,至80年代,國人的心態日趨開放,對「新事物」的包容性亦遠遠大於先前,因此幾乎再沒有出現過《望鄉》上映時的尷尬局面。
1988年,年輕的張藝謀站在柏林電影節領獎台上一臉喜色,「我爺爺」與「我奶奶」在高粱地野合的場景酣暢淋漓,視覺和情感衝擊力十足,影片《紅高粱》榮膺金熊獎。這是內地電影第一次在A級國際電影節上贏得榮譽,這一年,內地電影參加了32個國際電影節,共捧回46個獎項,成為80年代末內地電影最張揚的風景。
昔日外語片 成國人集體回憶
除了優秀的國產影片,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外國影片進入內地市場。如:法國的《佐羅》,英國的《簡愛》,不但是當時國人了解國外風土人情的「窗口」,更成為幾代人關於電影的集體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