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對於香港,除了以「商業社會」這名詞作稱呼外,大家對這片土地又會否有更深的體會?國際影星李連杰的助手黃宏杰,以及香港大學美術系教授David Clarke,這2位攝影師用照相機,分別拍下離島與市區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展示香港的不同面貌之餘,也分別帶出了城市規劃問題與港人身份定位的議題。且看大家欣賞過後,能否對自己所處的這個環境以及自身有更多的思考吧。文:林意生 圖片由思網絡、香港大學出版社提供
David Clarke:城中獵影反映心態
在港居住超過20年的David Clarke,於04至05年期間拿著相機在市區裡信步而行,留住城中剎那的氣氛。Clarke是香港大學美術系教授,曾推出過多本關於香港的圖文集,這次他把那一年裡在市區拍下的照片結集成《Hong Kong×24×365:A Year in the Life of a City》。書裡的照片有著另一種的市區味道,與一般所看到的表達香港既有形象的照片不同。
正如照片所展示的,是城裡的一隅,看到的是他捕捉的吉光片羽,如電車車廂裡的乘客,或在繁忙路上的行人,中環高樓燈光的倒影,或「九龍皇帝」的墨寶,都一一在他的鏡頭下留存下來。
「我的風格源於我想打破以往香港旅客既有的固定形象,所以鏡頭集中於細緻和迂迴角度,甚至把建築物變得朦朧,我想表現的不止是這個城市,同時也想表達我對香港的觀感。」
香港經歷過九七政權移交以至到金融海嘯,事實上,他認為本地變化是挺大的,無論是硬件上的改變(如環境變化),還是社會裡「去殖民化」的過程。在拍攝的過程中,Clarke對香港這個城市有更深的認識。「令我清楚自己喜歡這個城市的是甚麼,接受社會經歷的改變,也開始欣賞本地藝術文化,甚至記錄一些表演。」
真實呈現社會面貌
「我拍攝時會盡量隨意,不會有太多先入為主的想法或偏見,務求能給自己一點驚喜,以及發現新事物。」Clarke說他隨意在市區裡穿梭,看到想要的景象,便直截了當地按掣拍下來。Clarke又坦言,作品是主觀的,但也會用不同角度看事物,自己喜歡的固然會拍下來,但他覺得自己也有需要拍下如一些不知名的城中風景等照片,即使自己認為不甚喜歡的景物。
由於他在那年拍了超過9,000張照片,要逐一挑選圖片入冊時特別困難,當中經歷過轉變,由起初揀選自己認為質素最好的照片,到其後考慮到要顧及關於香港這故事元素和連貫性,他以「剪接師」自比,選出自己喜歡和認為讀者會欣賞的作品入冊。香港民生,就在細碎的景象組合下展現出來。
黃宏杰:留住人生的腳印
一向關注地區及城市規劃的「思網絡」最近在中環閣麟街36號的唐樓,舉行一個名為「在廢墟中想像」的攝影展,展出與該機構合作的黃宏杰早前一輯南丫島照片。黃宏杰曾參與多個商業廣告、電視和獨立電影製作,現時是影星李連杰的助手,拍攝經驗豐富,而思網絡出版的《南丫島故事》裡的照片,也出自他的手筆。黃宏杰拍下了島上的人和物,平實地展現景致淡然,但人情味極濃的南丫島。
你仔細觀賞佈置錯落的照片,便會發現不單有凸顯「人去樓空」的照片,殘舊破落的房屋內,空無一人,也有一些照片是當地僅存的或年老居民或幼小兒童的生活照,滲透出對南丫島這個鄉郊地區的點滴關懷。黃宏杰所表達的,還有對昔日的一種追尋,這也是他這輯照片展示的焦點。「就算一個地方、一些人和事物變舊以後,仍會於地球存在著,仍有其意思和歷史,依然是我們的一部分。」
黃宏杰在香港出生,其後於西雅圖、紐約多個城市居住,他坦言自己是城市人,只是在拍攝前曾到過南丫島數次,不過,他覺得拍照時像是發現新事物那樣。「那是一個發現的過程,接到新的題材都會是這樣,幸好過程中也拍出想要的效果。」他說即使那些舊社區不像以前那麼有活力,甚至是一些已沒有人居住的地方,他仍會到那裡拍照,「想留住人生的腳印,想知他們(居住在那裡的人)以前的故事,我會猜想他們怎樣生活。」
黃宏杰在島上拍了4日,坦言那裡的生活與他以往所過的不同。「時間的過渡(Passing of time)是不同的,例如因為某個時間而要吃早餐,或者因為到了某時某刻而要做某些事情,這些在島上統統都不存在。我這個城市人—outsider,恍如忘記時間,沒有了時間所帶來的壓力。」
南丫島亟待活化
展場裡除了有一幅幅相片掛著外,還有一些是印製在二手信封上,黃宏杰說雖然那並不是自己的原意(部分印製在再造紙上),但甚為欣賞。「效果挺不錯,代表了recycling(循環再造),非只活一次就要棄掉。」這句話放在展場當中,無疑是別具深意,昔日「充滿人氣」的南丫島,到了今天不復當年熱鬧,但其實仍可透過活化計劃,令她回復生機。
展場地點亦見講究,策展人鄭敏華表示揀選在這幢唐樓是有一種對比的意思。「這幢唐樓經過大裝修後成了今天一幢4層相連的時裝店,仍在鬧市經營著,但照片裡的南丫島東南部社區的部分建築與之同齡,兩者有著今天不一樣的命運,訴說著香港多年來城市發展的城郊政策和故事。」最明顯的便是島上沒有醫院,遇上緊急情況,只能靠直升機送到市區進行急救,早前便有人因失救而死,她認為島上社區需要更多支援,而政府的城市規劃政策亦要改善。
鄉郊未來靠活化
鄉郊地區如大澳等,人口逐漸減少,社區設施簡陋,同屬遍遠地區的南丫島,正如攝影展的照片所見,情況亦未見起色。要挽救現況,並不是沒有方法,思網絡早前便舉辦「探討被遺棄的本地鄉郊未來」講座暨研討會,邀請了多位建築師和學者借鑑大澳規劃,共同為南丫島把脈,重點還是要因應當地情況進行適合的活化計劃。
建築師楊煒強在研討會裡表示,進行活化計劃前必先要了解當地的社區元素,否則加入與當地完全格格不入的建築,如在大澳加建大橋和中式花園,都是不得其法,無法有效保留和展現當地的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
香港大學地理系副教授吳祖南也認同保護地方的文化特色和景觀保育十分重要,他舉了英國中部村落Castleton為例子,說明即使處於國家公園中心,但其原有特色及建築物仍得以保留,值得借鑑。吳祖南又分析一個令地方荒廢的原因,除了有政府土地政策以至產業政策(沒有農業補貼)的影響外,還因為短視的文化保育政策—計劃只集中在一「點」之上,而沒有考慮到「線」和「面」的範疇上,缺乏全盤周詳的計劃間接破壞了當地的景觀。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講師張海活提出自己對大澳發展的計劃裡,表示社群自主非常重要,而社區發展不應單單只是設計而已,應該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場所和法律上的「工具」,令社區發展成熟,這些都是發展南丫島時可以參考之處。
城裡人的身份問題
認同David Clarke作品的還有作家許素細(Xu Xi),她的最新作品《Evanescent Isles: from my city-village》就用了他的《View of Hong Kong from the Peak》作封面,當中IFC等建築物變得朦朧,與她生長在尖沙咀時所看到的清晰的維港景象不同,現在的景象似是正在消失,與書名和她的想法有著共通之處。
之前許素細的數部作品都是以香港為題材,她是香港生長的印尼華僑,曾到美國修讀Creative Writing,畢業後在香港、紐約兩地穿梭,仍然十分關注香港。而這部作品的焦點放在身份(identity)問題上,除了記述昔日私事,也有對近年的社會現象如對孔慶翔的看法,以及對身份的探討,這當中凸顯了社會急速轉變,出現今昔的大大不同。
「這種改變像是unsettling(擾亂不安),也帶點消失的感覺。」她認為最大的轉變是語言問題兩文三語的出現,學生由以往的「雙語」(廣東話和英語)轉變為現在的「三語」(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她說影響甚為深遠,英語依然有其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有部分學校以普通話教中文,廣東話的運用相對減少,使她關注身份的問題,甚至開始擔憂未來 。「2046年之後又會怎樣?」
結語:看著兩位攝影師的作品,相信能夠令觀賞者留意到香港市區與鄉郊的每個角落,以及背後反映的議題—城市規劃與香港人身份定位。透過照片認識這片土地,由外而內去了解自己與所處之城,定必有更深刻的感受。
「在廢墟中想像」攝影展
日期:即日至12月14日
地點:中環閣麟街36號OMM時裝店3樓
延伸閱讀:
Xu Xi(許素細)
《Evanescent Isles: from my city-village》
David Clarke
《Hong Kong x 24 x 365: A Year in the Life of a City》
思網絡出版
《南丫島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