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2008年12月5日,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在北京謝幕。與前四次對話不同,這一次有兩個突出特點:第一,當前各國同時處於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威脅下,中美兩國加強合作的意願上升,但摩擦和衝突風險也時時隱現;第二,美國正處於政黨輪替,以「變革」為口號贏取民心的奧巴馬勢必要對布什時代的內政外交進行部分揚棄,由此增加了中美兩國政治、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奧巴馬需加強與中國戰略對話
不可否認,當前圍繞SED最大的懸念在於,奧巴馬政府是否願意繼續這一對話機制,以及在何種程度上確定其性質和地位。我們可從三個方面來判斷SED之於未來奧巴馬政府的重要性。
首先,奧巴馬本人願意積極推進雙邊對話和溝通。2008年美國大選揭曉前夕,奧巴馬曾撰文表示,中美兩國經濟穩定發展對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中美應當學會理解和尊重彼此利益關切,充分利用合作來獲取雙贏。為此,兩國有必要在經濟、安全等全球性和地區性事務上繼續加深高級別的對話。
其次,SED的議題和成果有助解決下一屆美國政府的燃眉之急。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下屬的經濟周期測定委員會12月1日已正式宣佈,美國經濟自去年12月起已陷入經濟衰退。對於候任總統奧巴馬而言,入主白宮後的頭等大事就是拚經濟。從奧巴馬的經濟刺激方案來看,主要希望寄托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所謂的「綠色經濟」上。而中美在第四次SED上達成的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和第五次SED對該框架的進一步落實,特別是兩國地方政府和機構之間結成的「生態夥伴」關係,與奧巴馬一貫宣揚的政策理念可謂不謀而合。
最後,當前中美兩國都面臨全球性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如能源衝擊、糧食安全、金融危機、全球氣候變暖等。隨著中國影響力不斷擴大,上述問題離開中國支持與合作都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眼下歐洲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主導權問題上不斷向美國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態度舉足輕重。今後奧巴馬政府需要認真思考的是,如何不因為短期利益,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中美兩國關係大局和長遠利益。
未來應克服兩大瓶頸
SED自2006年9月20日啟動以來,為兩國在經濟層面進行深層次、戰略性溝通提供了重要平台,增進了雙方的戰略互信,同時還取得了許多實質性成果。但其發展歷程表明,今後能否在兩個主要瓶頸上取得突破,將決定其未來還能走多遠。
瓶頸一是如何平衡兩個目標問題。根據中美兩國領導人最初的設想,SED將主要討論兩國共同關切的雙邊和全球戰略性經濟問題。從前四次對話的議程來看,基本集中在能源、貿易、匯率、金融市場和食品安全等雙邊經貿領域。此次雙方終於將視野提升到了全球層次,值得讚賞。但若沒有當前的金融危機,雙方很可能還會一直在雙邊議題上反覆糾纏。
瓶頸二是如何對這一機制準確定位,具體來說,就是如何與其他對話機制進行有效區分。目前中美兩國高層各種對話和磋商機制超過60個,特別是中美商貿聯委會(JCTT)同樣聚焦於雙方高層經貿磋商。雖然美方也清楚SED的重點應當放在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議題上,通過對共同利益的發現,達成共識或縮短立場差距為其主要目的。由於國內政治壓力導致的急於求成心態,美國在戰略性層次的SED上不斷要求談一些具體問題和熱點,而這些內容大多數是可以通過JCTT或其他專門對話會議上尋求答案的。因此,若無法從對話內容上體現這種差別,SED存在的合理性難免會繼續遭到質疑。
儘管SED等機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瑕不掩瑜,近年日漸頻繁的溝通和對話使得中美兩國的政治、經濟關係乃至雙方互信達到了一個頂峰。我們相信,即便布什、保爾森等人淡出歷史舞台,今後SED仍將繼續進行下去。說到底,這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