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內地師駐港校 心理定位要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15]

集師講益 香港的教育制度和環境與內地大有不同,怎麼樣更好地發揮內地駐校老師的作用,有效地推進工作呢?我覺得要有準確的心理定位,一方面要融入到香港校園中,體會香港老師的辛苦和苦衷、包容他們的不足;另方面,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來港之目的,不能只做教學指導的執行者,還要以自己的專業見解和經驗,積極研究香港的教學政策並提出建議。

 如果所駐的學校情形與我們原本期望有很大的距離,怎麼辦?我認為計劃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有的學校收生人數日漸減縮,面臨「殺校」,我們大談建構「品牌」,他們會覺得不切實際;有的學校生源充足、社會聲譽很好,我們強調「生存」,他們會認為我們低估了他們的實力。所以準確評估學校的情況,再合理地制定計劃非常重要。

內地重學生自悟 港靠老師講解

 若內地的經驗不適用於香港教學的現狀,怎麼辦?當我們深入了解香港的校園後,便會發現兩地在教材、評估系統的差異,當然最主要還是觀念的差異。

 內地學校的教材基本是統一的,所以我們有大量時間去研究教材;而香港的學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權,老師可能會用更多時間去選擇教材;在內地的課堂上,我們強調同學通過讀書而有所感悟;在香港,主要的教學方式是靠老師講,且特別重視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

 我們很難評價兩地教學方式的孰是孰非,更不能以內地標準去衡量香港的課堂、以我們的要求去改變他們的觀念。其實,不同的教育形態都是源於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教育環境,把它們簡單地理解為好或者不好,並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還不如心平氣和地了解別人的教學體系、順應他們的現實條件,找尋具有規律性的範疇,給予適當的意見。

 當然,有一點是毋須質疑的,即使教育體制和社會環境大不相同,但所有的教學藝術都是相通的,也可相互借鑒。只要找到一個契合點,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鄭雪琴 杭州市西湖小學教育集團小學語文教師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