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改革開放30年 前沿廣東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湛江——崛起的中國南方鋼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19]
放大圖片

供稿:湛江市發改局 供圖:湛江市委宣傳部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開出同意湛江鋼鐵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路條」,圓了湛江人民長達三十年的「鋼鐵夢」。湛江鋼鐵項目不僅是湛江,也是廣東有史以來最大的工業項目。該項目按一期1000萬噸、二期2000萬噸的規模來設計,拉動投資近千億元。項目建成後,可拉動全市新增產值700億元,為國家增加稅收77億元左右。未來3-5年,湛江適逢重點項目建設機遇期、工業經濟加速期、提升城市品位建設期,湛江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排位和知名度將有效提升,一座現代化鋼城將在南海之濱崛起。

鋼鐵帶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鋼鐵項目落戶,為湛江市從根本上實現經濟結構優化提供了極好機遇,湛江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啟動實施「鋼鐵帶動工程」,按照大鋼鐵、大石化、造船基地和現代裝備製造業的理念來建設鋼鐵產業基地。據有關專家測算,該項目的建設,可帶動上下游約17個大類近200個項目,將有力拉動直接為鋼鐵生產主業服務的配套產業、鋼鐵產品深加工產業、循環經濟產業、能源動力配套產業、物流產業、園區生活配套服務產業、建築業、其它相關產業等八大產業發展,形成與千萬噸級鋼鐵基地和大港口功能相適應、配套的重化產業集群。未來湛江將聚集幾百甚至上千家鋼鐵貿易、加工、倉儲運輸、信息服務等企業,成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骨架,從根本上實現湛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目前,湛江的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形成海運、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種運輸方式俱全的綜合大交通格局。深水大港優勢突出,湛江港是全國12個戰略樞紐港之一,擁有全國第一座30萬噸級原油碼頭、亞洲最深的25萬噸級人工航道和2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現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通航;陸路交通四通八達,黎湛線、三茂線、粵海鐵路與國家鐵路幹線連通,廣湛、渝湛高速公路直通廣州、重慶;民航開通多條航線與國內多個城市通航;管道連通珠三角和西南等地。湛江還是廣東省重要的發電基地之一,電力供應有保障。鋼鐵項目的落戶,給湛江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為滿足鋼鐵等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湛江正加快推進港口、公路、鐵路、電力、供水等配套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未來幾年將進入大規模基礎設施興建期。

 全面提升港口核心競爭力。圍繞構建區域性航運中心、物流中心的目標,提高港口現代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今年內建成30萬噸航道,3至5年內建成2個5萬噸集裝箱碼頭以及2個30萬噸鐵礦石泊位和1個30萬噸散貨碼頭,以上項目已列入廣東省的新十項工程。在全市沿海規劃布點,開闢多個新港區。加快港口物流業的發展,逐步完善港口、陸路、航空貨物調運、加工、倉儲、分撥、轉口貿易等配套設施,開闢東南亞和更多的國內外集裝箱聯運快線,拓展港口運輸業。實施港口配煤中心、鐵礦石配送中心等項目,打造石油、礦石、煤炭、糧食、化肥等臨港物流基地。

 建設大交通體系。適應大工業的發展需要,下大力氣推動貫通市內外的重大交通項目建設。今年開通黎湛鐵路複線,洛湛鐵路茂名至湛江段已列入廣東省新開工重點建設項目,今年底開工建設,至鋼鐵項目廠址的東海島支線鐵路,2009年動工建設。另外,湛徐高速公路、東海島跨海大橋、疏港公路二期等項目近期將陸續動工建設。推動建設瓊州海峽跨海通道、汕頭至湛江高速公路等項目,加強與珠三角及周邊地區的聯繫。加快發展空港經濟。抓好航站樓擴建工程和國際候機樓的建設,新建航站樓附屬樓配套工程6000平方米。加快貨運倉儲庫擴建及改造,方便海關監管倉開展「卡車航班」業務,建成物流集散聯運網絡,提供與航空物流密切相關的增值服務。

 完善供水、電力設施。加快建設雷州青年運河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動工建設鑒江供水樞紐工程,為鋼鐵項目建設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用水保障;重點發展以火電、風電、生物發電為主導的電力生產基地。突出推進奧里油發電廠油改煤工程、大唐雷州火電項目、湛江鋼鐵基地自備電廠等項目,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規劃建設多個風電場,適度發展生物質能發電,爭取建設湛江核電項目。

以循環經濟理念建設鋼鐵項目

 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對環境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如何在做到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優美環境,將是一項重大任務。湛江作為欠發達地區,要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好環境,在保護環境中實現經濟發展的原則。努力轉變現行的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降低經濟發展的資源和能源消耗,減少單位經濟產出的污染物排放,確保全市環境質量總體要保持穩定,實現工業化和生態化的和諧發展。

 未來湛江將按照綠色和諧、環境優美、秩序優良、經濟發達、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的海濱城市的規劃理念建設。東海島不僅發展鋼鐵、石化產業,同時還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旅遊業和其他產業,真正實現港、廠、城一體化,帶動整個城市的建設發展。湛江鋼鐵基地按照循環經濟發展思路,以實現資源最有效地利用為目標。主導產業採用先進生產工藝技術和現代化的大型裝備,有效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將污染物發生量降到最小。同時完善循環發展配套設施,形成鋼鐵產業系統內部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網絡。規劃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和工業廢棄物重複利用項目,包括:利用鋼鐵廠煉製焦炭的煤焦油,發展煤化工及深加工產品;利用鋼鐵廠的工業廢渣,發展建材工業;利用發電廠的冷卻海水建設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的濃縮滷水經加工用於氯鹼工業。預計鋼鐵項目投產後環境質量能滿足相應功能區劃要求,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以科學發展觀打造鋼城未來

 為了科學打造鋼城,湛江選擇既有可比性又有前瞻性的先進城市作坐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編制《湛江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湛江生態市建設規劃》、《湛江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修編完善《湛江市城市總體規劃》,從戰略高度謀劃城市發展。同時,通過強化規劃,形成科學的功能分區、合理的產業佈局、暢通的交通網絡、完善的綠地系統,為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把中心城區和東海島定位為「全域湛江」的雙核,中心城區按照「一片區四組團」架構,重點發展港口經濟和圍繞鋼鐵項目發展現代服務業;利用海灣大橋效應,推進坡頭海東新區建設,構建「一灣兩岸」城市格局。東海島重點打造現代化鋼鐵新城;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新區重點圍繞鋼鐵項目發展配套產業和外向型經濟;縣(市)重點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和發展農海產品加工業,形成特色產業體系。

 展望未來3到5年,湛江城市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綜合經濟實力上新台階,在重點項目、南方大港、重化工業、交通樞紐、科教、生態環境、人民生活等方面將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現代化新興港口工業城市和美麗的南方海濱城市基本框架。

 綜合經濟實力上新台階。經濟增長質量明顯提高,增長方式進一步轉變。到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達160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6:51:3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9億元。重大項目支撐經濟快速發展。結合實施「工業立市、港口興市、生態建市」發展戰略,重點建設綜合運輸、能源保障、工業化、環保生態和城市建設、商貿流通、水利、農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信息化等八大工程。到2011年,估算總投資超千億元,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00億元。重化工業迅猛發展。以國家和省級開發區為載體,重點發展鋼鐵、臨港石化、能源、造紙、機械等支柱產業,做大做強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糖業、果蔬加工、水產品加工等傳統工業。實施名牌戰略,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到2011年,實現工業增加值750億,佔GDP比重超過48%,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南方大港優勢凸現。充分發揮深水良港的優勢,湛江港深水航道浚深至30萬噸級,全市新增泊位42個,其中深水泊位18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集裝箱處理能力達80萬標箱,沿海主樞紐港、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作用和地位進一步增強。立體交通網絡更為發達。按照構建以市區為中心的「兩小時經濟圈」的要求,形成高等級公路主骨架網。到2011年,全市公路密度70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鐵路里程226.7公里,增加通過能力6200萬噸/年,進出港旅客達80萬人次。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傾力打造「綠色港城、熱帶風光」的城市風貌。到2011年,改造城市道路150公里,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保持在4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平方米。科教大市實力提高增強。2011年,科技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50%以上。逐步建設數字湛江框架,信息化綜合指數60%以上。小學適齡兒童毛入學率100%,初中毛入學率城區達到9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城區達到85%,農村達到65%。普通高校在校學生超過8萬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70元。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30%,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超過9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銗H內,期望平均壽命75歲。生態環境保持優良。在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確保城市環境綜合質量保持在全國前列。推進生態市建設,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環境質量指數達97%。繼續保持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爭創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改革開放30年 前沿廣東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