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白族漢子張鳴用撈網清理岸邊水面的漂浮物。
匹夫有責 【本報訊】在總結洱海治理的經驗時,國家環保部的官員與專家一致認為,全民參與是一個最大的亮點。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認為,「大理的普通百姓都很關注洱海保護,每一個人都願意為洱海保護作出貢獻,環保行動得到老百姓的真心理解、支持和參與。」
38歲的白族漢子張鳴正每天都划船出海,但他不是去打魚,而是去打撈湖面的垃圾和水葫蘆。張鳴本來是洱海邊石屏村的漁民,以打漁和養魚為生,2003年退塘還湖後,張鳴的8畝魚塘被政府贖回。2004年開始,洱海又實行半年封湖禁漁政策,張鳴和妻子就都專職做了洱海的「水面保潔員」。「現在收入沒有養魚的時候高,但保護洱海是大事,我們做點犧牲不算什麼」,張鳴說。
藍藻「切膚之痛」 86萬人覺醒
在洱海邊,像張鳴這樣曾經以打漁或養魚為生的漁民有數千人。在政府取消網箱養魚和機動漁船後,這些漁民都承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因為政府財力有限,給漁民的補償遠不能彌補他們的損失。但洱海邊的老百姓非常通情達理,為了保護洱海,他們默默地付出了很多。如果沒有沿湖86萬大理人民的支持參與,就沒有洱海治理保護的成功」,大理市洱海保護管理局副局長董建國說。據介紹,大理百姓對於治理的理解和支持正是源於兩次藍藻爆發帶來的「切膚之痛」。1996年那次,百姓吃水都成了問題,水燒開了都是藍藻的味道。
「之前大家也在說要保護洱海,但總感覺污染離我們很遠,重視程度不夠,兩次藍藻爆發之後,大理人形成了共識,再不下大力氣抓環保後果將不堪設想」,大理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尚榆民說。
|